中國春節申遺成功!陸世界非遺總數達44項 居世界第一

中國春節申遺成功!陸世界非遺總數達44項,居世界第一。圖爲雅典中國文化中心2019年舉辦歡樂春節活動。(聯合國新聞網)

聯合國新聞網 報導,正在巴拉圭首都亞松森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9屆常會,當地時間4日決定將「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中國共有44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總數居世界第一。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發布的介紹詞說:「在中國,春節標誌着新年的開始,以傳統曆法正月初一爲歲首。春節前後,人們開展一系列社會實踐,辭舊迎新,祈福納祥,歡慶家庭團圓,促進社區和睦,這一慶祝過程俗稱『過年』。除參加公共慶典外,人們祭祀天地和祖先,並向長輩、親友及鄰里拜年,表達美好祝願。該遺產專案爲中國民衆提供了認同感和持續感。」

今年一同成功入選的其他國家的新增「申遺」項目包括:葡萄牙馬術;韓國製醬相關知識、信仰與實踐;泰國冬陰功湯;比利時和法國的遊樂場文化等。

其他國家以前部分入選的知名專案包括:日本的和食文化(2013年入選)、印度瑜伽(2016年入選)和法國美食文化(2010年入選)。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的一項文化保護機制,旨在提高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重要性的認識,並確保其在全球範圍內的傳承與發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定義爲「世代相傳的文化實踐、表現形式、知識與技能,包括與自然界和宇宙相關的傳統手工藝、表演藝術、節慶活動、儀式」等。

名錄類別包括1)「代表作名錄」--展示世界各地豐富多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增加對其重要性的認識;2)「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涉及瀕危文化遺產,呼籲國際社會關注和保護;3)「優秀保護實踐名冊」--分享和推廣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成功經驗。

大陸《環球時報》報導,2006年春節就已被列入大陸第一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爲了更好向世界講述中國傳統文化的生動故事,中國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司長王晨陽今年1月透露,中國已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了春節列入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