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開發出短生育期油菜新品種 對保障食用油供給安全意義重大

參考消息網4月27日報道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4月26日報道,中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油菜新品種,其產量比一般的油菜品種提高約50%。這一創新將有助於中國提高植物油自給率,並防止生產受到意外干擾。

據開發出這一新品種的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稱,這種新型油菜的收穫產量爲每畝166.05公斤,每畝的產油量約73.33公斤。

該研究所表示,這一新品種的產量比傳統油菜品種高出近51%。

據該研究所稱,這項技術可以在長江流域和中國南方的冬季閒田中推廣應用,以保障食用油供給安全。

隨着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貿易摩擦和極端天氣事件對糧食安全構成挑戰,這一發現標誌着中國在努力實現種子油自給自足方面取得新進展。

據該研究所稱,如果在中國南方冬季通常閒置的約700萬公頃耕地上廣泛種植該品種,每年可增加約616萬噸菜籽油供應。

該研究所表示,廣泛種植該品種將使食用植物油自給率提高約14.5個百分點,對“保障食用油供給安全意義重大”。

在廣西南部地區,該品種的生育期也從170天縮短到130天。據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說,這解決了中國南方油菜種植的一個主要限制因素。

湖北大學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教授表示:“油菜品種生育期縮短是一項重要突破。”他說:“中國的油菜種植缺乏重大突破。由於缺乏機械化生產,農民的生產成本較高,國產油菜籽價格超過進口油菜籽。”

中國近70%的食用油依靠進口,主要來自加拿大和俄羅斯。

中國政府計劃到2032年將食用植物油的自給率從去年的32%提高到43.8%。(編譯/楊雪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