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手機積壓3000萬,行業呼喚補貼!
夏天到了,但中國手機市場卻進入了“寒冬”之中。
據潮電智庫預計,手機行業今年已出現3000萬部智能手機庫存。其中成品庫存超過2000萬部,半成品和核心部件庫存超過1000萬部。
放幾年前,這點庫存根本不是事兒,但如今,卻需要手機廠商花2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才能消化。
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2022年4月,國內市場智能手機銷量爲1769.0萬部,同比下降34.4%。
1.天量庫存下的國產手機廠商
過去幾個月,作爲手機主體銷售市場的北京、上海、廣州等一二線城市,均受疫情明顯衝擊。
但讓手機廠商們恐慌的,並不僅僅是銷量暴跌,而是看不到市場再次爆發的希望。
關於“年輕人爲什麼不願換手機”的話題,多次登上微博等平臺熱搜。
提到不換手機的原因,大家紛紛表示,如今手機沒有變革式創新,卻賣得越來越貴了。
行業分析公司Counterpoint發佈的數據證實了這一點,中國用戶的平均換機週期已經從之前的28個月,延長到了31個月。
中芯國際13日在其第一季財報會議中也預測,今年智能手機出貨量或驟減2億臺。
潮電智庫董事長孫燕飈對科技每日推送表示:“隨着銷量的下滑,庫存必然有積壓。砍單是必然選擇,庫存是會壓死人的。”
據日經亞洲5月18日報道,小米、OPPO、vivo已通知供應商,未來幾季將砍單約二成。
日經引述未具名消息來源指出,小米通知供應鏈,將把今年全年原訂2億支銷售目標,調降爲1.6億支到1.8億支。
OPPO、vivo本季和下季也傳出砍單約兩成,以消化目前通路上累積的過多庫存。
開年時大家都還意氣風發大談衝擊高端,如今來看夢想與現實的差距,正在不斷被拉大。
2.手機行業需要幫助
疫情帶來的影響或許還會漫長地存在,手機行業想要儘快復甦,並非易事,但我們也能看到,一些手機行業的好消息。
深圳市最近就放了個大招:結合開學季、暑促季、傳統節日等主題,在5-8月期間輪動組織開展消費電子專場促銷活動,對消費者購買符合條件的手機、電腦、耳機等產品,按照銷售價格的15%給予補貼,每人累計最高2000元。
但一個城市不夠,回顧當初家電下鄉“盛景”,2007年12月由山東、河南、四川、青島三省一市最先開始家電下鄉試點,對彩電、冰箱(含冰櫃)、手機三大類產品給予銷售價格13%的財政資金直補。
2008年家電下鄉覆蓋區域增加,品類也擴展爲彩電、冰箱、洗衣機、手機等四類產品。
據統計,我國在2009年至2012年期間,補貼金額接近900億元,全國累計銷售家電下鄉產品2.93億臺,實現銷售額7071億元。
相較十多年前,當下手機產業鏈大部分位於國內,是最值得補貼的行業之一。
2021年11月至12月,雲南省以及哈爾濱市、鄭州市通過京東平臺發放政府消費券,20天內三地消費券覈銷金額突破5000萬元,帶動消費訂單金額超過4億元,政府資金撬動消費槓桿率接近8倍。
2021年香港消費券計劃,同樣在短期內對本地消費帶來明顯提振,數據顯示,去年8月開始分批次發放消費券以來,香港零售當月同比增速迅速扭轉了此前的下行趨勢,8至11月連續保持在7%至12%左右的較高位置。
手機行業想要儘快復甦,還需要更多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