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受困於房地產與債務危機《紐時》:新的危機正在浮現

在中國經濟壞消息接踵而來之際,一個新的危機正在出現:信心危機。(圖/Shutterstock)

在過去40年的大部分時間裡,中國經濟看起來勢不可擋,推動中國崛起成爲全球超級大國。但中國現在正受到一系列危機困擾,包括房地產危機與地方政府債務危機,年輕人正受到創紀錄失業率的困擾。而在經濟壞消息接踵而來之際,一個新的危機正在出現:信心危機。

《紐約時報》在一篇分析中國經濟的報導中指出,許多中國人對未來越來越缺乏信心,甚至已開始轉向絕望。消費者不願花錢,企業不願意投資也不願意創造就業機會,企業家也不想創辦新公司。澳洲金融服務公司麥格理集團的中國經濟研究部主管胡偉俊說:「信心不足是目前中國經濟的主要問題」,信心削弱與經濟下滑正在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報導指出,中國經濟過去在應對多次挑戰時皆表現出韌性,使政府對本國經濟和國家控制的模式建立起高度自信。例如2009年從全球金融危機中迅速恢復,經受住了川普政府的貿易戰,全球經濟受新冠病毒大流行拖累後,中國經濟反而強勁反彈。中共官媒《環球時報》爲此宣稱,中國經濟是「不可阻擋的奇蹟」。

至於導致當前信心不足的原因,報導認爲,其中之一是中國的決策者們應對經濟衰退的好選項比過去少了很多。與以往的國際性危機不同,中國現在面臨着長期醞釀的一系列國內問題的結合,其中一些問題是政府改變政策造成的結果。

報導指出,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出現後,中國推出了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方案。2015年房地產市場瀕臨崩潰時,中共啓動城市棚戶區改造,直接發錢給消費者,這些改造項目在中國的小城市裡掀起了又一輪蓋房熱潮。

但是現在政策制訂者們面臨着截然不同的情況,地方政府和企業都揹負着更多的債務,能透過大舉借貸並慷慨花錢的餘地越來越小。經過數十年的基礎設施投資後,中國已無法再用機場、橋樑等大型項目來刺激經濟增長。

此外,新冠疫情的清零政策讓經濟陷入停滯,限制開發商大量借貸的措施導致了房地產市場資金斷鏈,政府打壓快速增長的科技行業讓許多科技公司降低目標並縮減僱員。

中國最高層領導人今年7月開會討論迅速惡化的經濟時,並沒有像一些人預期的那樣推出放衛星式的支出計劃。會議結束後,中共中央政治局發佈的文件中有一長串的宣告(其中許多是重複以前的說法),但沒有宣佈任何新措施。

報導表示,面對信心下降的問題,中國政府決定不再公佈令人不安的經濟數據,其言最引人議論的是暫停發佈青年失業率與消費者信心調查報告,這些都是數年來不曾停止發佈的重要經濟指標。停止發佈數據並沒有讓人減少擔憂,反而增加了對經濟狀況的猜疑。

一位現年27歲的潘先生表示,他曾在2018年注意到情況開始變壞,客戶花錢愈來愈謹慎,工作愈來愈難找。由於未來不確定性太多,他被迫削減開支,「其實現在大家都過得挺難的,沒有什麼錢消費。這可能是我經歷過最困難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