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原首席科學家李菂 幫助年輕科學家“冒頭”
深圳新聞網2024年9月30日訊(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袁靜嫺)“科學也要祛魅,不能神化,有時候它是一個碰撞、迭代、靈光一現的過程。”9月28日,在“2024年青年科學家502論壇”現場,清華大學講席教授、新基石研究員、中國天眼(FAST)原首席科學家李菂在接受深圳商報等媒體採訪時表示,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爲青年科學家創造更爲平等和豐富的資源,更好地進行基礎研究。
在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長河中,天文望遠鏡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被譽爲“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坐落於貴州省平塘縣,是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2020年正式運行至今,已進入“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階段。李菂自2008年起擔任FAST首席科學家。
去年初,李菂提出兩個新概念——“時間前沿”“宇宙觸角”。在他看來,天文觀測能控制的只有時間,科學家要用最短的探測時間、最快的採樣速度,完整採集包含快速射電暴的宇宙相場的信號,逼近量子宇宙的物理本質。
“宇宙觸角”作爲一種沒有鏡面的望遠鏡,或將是中國天文學“挑戰”宇宙時間的“法寶”。李菂解釋道,歷史上的天文望遠鏡,核心的功能是對信號的放大,把平行光用幾何面聚焦到一個點上。然而,聚焦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個損失的過程,可以探測到宇宙的弱信號,但只對一個方向起作用。而“宇宙觸角”選擇去掉了望遠鏡的“鏡”,在光到達的地方鋪足夠多的感應單元,用計算還原宇宙現場。
去年,李菂申請了新基石資助,成爲新一期“新基石研究員”。在新基石資金支持下,“宇宙觸角”正在浙江之江實驗室探索更多可能性。
在李菂看來,天文學屬於古老又現代的科學,其着眼於未來。科學特別是基礎科學,往往和工業發展緊密相關,粵港澳大灣區在發展基礎科學上有得天獨厚的條件,還有騰訊基金會、新基石等組織和項目支持,爲青年科學家提供更爲平等和豐富的資源。“我也願意在有條件情況下儘可能幫助有才華的年輕科學家,讓他們有‘冒頭’的機會。”李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