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在國際期刊發表最新成果 首次觀測到射電波段黑洞脈搏

中國天眼國際期刊發表最新成果,首次於射電波段觀測到黑洞脈搏。(圖/新華社)

一項由中國科學家領導的國際合作團隊近期運用有「中國天眼」之稱、全球最大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對著名微類星體GRS 1915+105的長期觀測研究,發現該星體的黑洞存在微弱的射電脈搏,週期約爲0.2秒。這項研究成果已於27日發表於國際知名的《自然》學術期刊上。

據《新華社》報導,這是國際天文學界首次在射電波段觀測到黑洞「脈搏」,有望打開黑洞射電觀測和理論研究的新思路。該成果由武漢大學天文學系與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團隊牽頭完成。

報導說,日前位於貴州省的全球最大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FAST)運行和發展中心宣佈,這項受到全球矚目天文觀測設施已進入成果爆發期。FAST運行和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總工程師姜鵬表示,「中國天眼」目前發現的新脈衝星數量,是全球同一時期所有其他望遠鏡發現脈衝星總數的3倍以上。除發現800餘顆新脈衝星之外,還發現迄今軌道週期最短(僅爲53分鐘)脈衝星雙星系統與納赫茲引力波存在的關鍵證據等多項重要的天文研究成果,繼續保持了中國在低頻射電天文學方面的國際領先地位。未來將憑藉其超高靈敏度,爲探索更多宇宙奧秘持續作出中國貢獻。

據悉,中國天眼於2016年9月落成啓用,2020年1月通過驗收並正式開放運行,近年在快速射電暴起源與物理機制、中性氫宇宙研究、脈衝星搜尋與物理研究等方向持續產出成果,拓展人類觀察宇宙視野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