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臺灣政治產業「獨有」的黨綱治國

(圖/本報系資料照)

中華民國建國至今邁入第111個年頭,正進入另一個關鍵的「轉型期」;當前最令人擔憂的危機(也是轉機)莫過於中華民國「政治產業」如何帶領兩岸邁向下一個「民主法治」百年。臺灣地區自詡奉行民主法治,但相比歷史悠久之民主國家,我們還在蹣跚學步。然而,政治產業發展自李前總統以降迄今,總統兼任黨主席之弊,在蔡總統任內表露無遺,亦加深了民主法治危機!

1991年終止戡亂起,中華民國政治產業實質進入「依憲法治國」紀元,此時領導人更應有所分寸,珍惜「來之不易」的民主法治成果!但蔡總統自2020年第二任期起,再度「兼任」民進黨黨主席,在一手黨務一手國政下,用「黨綱」取代「憲法」治國,蔡主席儼然挾持中華民國人民的蔡總統!筆者唏噓之餘,一些觀察與讀者分享:

一、統一是憲法誡命,民進黨黨綱下之「臺獨」信仰絕非民之所欲,賴清德「務實的臺獨工作者」角色也是危機。

民進黨黨綱可見:「臺灣主權獨立,…臺灣主權不及於中國大陸」;再到1999年之《臺灣前途決議文》:「臺灣主權獨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也難怪依中華民國憲法宣誓就職的蔡總統不敢違逆蔡主席,正確地對臺灣地區的選民、北京當局乃至全世界說出:「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大陸也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與大陸相加纔是完整的中國,統一於『良制一國』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因此,身兼總統的蔡主席,在角色混淆下,民進黨個別政黨的「理想」已對全民利益造成危害!2016年蔡政府甫上任便拒絕承認「一箇中國」、「九二共識」,使兩岸交流陷入空前冰河期,而後蔡政府以違背歷史、文化、血脈及兩岸憲法統一誡命之態度,用「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挾帶民進黨臺獨信仰。

近日賴副總統受訪稱:「如果臺灣不接受一中原則、不接受九二共識,是不是能有新的共識可用來兩岸交流?」筆者認爲,賴副總統作爲民進黨2024年總統熱門人選,不論黨綱或其個人信仰,均不能對寫在中華民國憲法:「爲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視而不見。其實,「務實臺獨工作者」的「理想」必須靠「良制一國」纔有落實機會,蓋在一箇中國下,先良制而後一國,不僅合憲且確保兩岸永久和平,禮運大同世界更是兩岸人民心之所向,當兩岸人民均如沐良制之下,臺獨與否仍有由人民選擇的空間,「良制一國」纔是最務實的治理方案。

二、「非核」黨綱,讓臺灣賭上缺電、高碳、無競爭力、淨零失敗的未來!

此外,執意推動「非核家園」是另一違反於憲政之顯例。固然民進黨1986年黨綱中明載:「反對新設核能發電機組…限期關閉現有核電廠」,但30年後的今日,全球正面臨2050淨零碳排之嚴峻挑戰,人民於2018已用直接民意之憲法複決權實踐,刪除《電業法》第95條關於2025年「非核家園」規定。但兼任黨主席的蔡總統,寧可用2025高達8成的石化燃料發電,違背民意來達成非核家園神主牌不可,筆者納悶蔡總統難道忘記對全世界信誓旦旦的淨零承諾了嗎?

政黨有黨綱理念固然是好事,但是政黨治國前提是要以人民利益爲依歸,「臺獨」讓臺灣兵兇戰危、「非核」讓臺灣減碳不利、後代子孫沒有未來。這是臺灣政治產業獨有的現象,民主法治中華民國容不下總統用違反憲法的黨綱治國!(作者爲納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