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兩大文明交流合作遠不止經貿

上海外國語大學歐洲研究所研究員高健。(摘自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復旦大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爲中西比較文化、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歐美思想史,目前是上海外國語大學歐洲研究所研究員。

德國總理蕭茲訪華期間,中國航材與空中巴士公司簽下約170億美元的採購協議,而德國正是空巴客機的重要產地之一。高健在《環球時報》撰文稱,經貿合作作爲中歐、中德關係壓艙石的作用進一步凸顯。中歐文明深入交流攜手共進,完全符合雙方人民的根本利益。

高健認爲,中華文明的價值觀念與生活方式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基本定向。中國是以儒道文化精神爲主體、以現世文化精神爲主導的東方大國。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的文化內涵和展開方式註定與西方早期工業國家存在根本性差異。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不僅給世界格局帶來深刻根本的變化,也爲人類社會超越資本主義文化模式提供了豐富的想像空間。就這一層面而言,中華文明與歐陸文明完全有理由攜起手來,共同探求人類文明的未來。

高健表示,令人遺憾的是,觀察當前歐洲政治狀況,刻意渲染中歐意識形態對立的冷戰幽靈依然存在,一些歐洲政客依然熱衷討論「中國威脅論」,肆意妖魔化中國社會治理模式,西方文明優越論就像「伏地魔」一樣,藉助不同的「魂器」死灰復燃,對中歐關係的正常發展構成極大障礙。

高健呼籲,爲中歐雙邊關係長遠發展計,凸出強調以下幾點要素尤爲重要:

首先,開放平等的文化心理是文明間和睦共處的主觀前提。民族文化的多樣多元,是人類歷史發展的自然結果。世界歷史的進程一次次警示我們,任何一種文明要想獲得持久綿長的生命力,就必須以謙虛含納的態度緊跟世界文化的發展趨勢。

其次,深厚的歷史修養與敏銳的現實體悟是文明間有效溝通的認知條件。文化自覺意識是每一個飽經錘鍊的民族最爲深沉可靠的生存修養。偉大的民族總是能夠激活其傳統文化意識中的智慧,對現實世界的根本問題作出強有力的迴應。

最後,行之有效的內外政策是不同國家參與文明間合作交流的基本保障。儘管各個民族的智慧形態不盡相同,但切實解決內部社會民生問題,有效構建外部周邊和平環境,是所有負責任的國家都必須解決的任務。

高健認爲,以對抗意識與擴張原則爲主要特徵的現代資本主義文化模式已經逐步褪去了「光輝」,各國如何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成爲一個開放式問題。探索麪向未來的人類文明新形態,是迫在眉睫的時代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