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啓人生”,背後的資本是勇氣

對於大部分經歷過風霜與雨雪,品嚐過失意與遺憾的社會人來說,“重啓人生”這4個字未免太過誘人——畢竟或多或少,誰沒有一些想按下重啓鍵的時刻呢?最近一段時間,年輕人在社交媒體上紛紛開啓“重啓人生”計劃,或重返校園,或辭職旅行,或點滴進步……他們背後共同的資本,都是勇氣。

什麼樣的人生需要被重啓?怎樣才能重啓?

年輕人的答案或許與你想象中的並不相同。“體制內”,或者“年薪50萬元”,或者“有房有車”“工作8年”……在這些博主的描述中,被“重啓”的人生並非走投無路的窘境,反而是衆人眼中優渥舒適生活的代名詞,但其主角卻都作出了相似的“重啓”決定——辭職,去讀書。

不解,是很多網友看到此類帖子的第一反應。多少人在爲一份穩定的工作、一筆令人豔羨的薪水奔波,怎麼這些人說放棄就放棄了?

但也許正因割捨的代價不小,所以“重啓”的勇氣才顯得那麼耀眼。

一名“裸辭”國企工作、去劍橋大學讀博的30歲女性發帖說,“世界上還有很多我沒看過、沒學習過、沒體驗過的事物。我不想每天朝九晚五地上班、回家,過一眼望得到頭的生活”。另一名放棄年薪80萬元的工作、去讀研的32歲男性敲下這樣的文字:“20歲到30歲的這10年,我已經在過一樣的人生了。如果到了古稀之年回想往事時,我還是過着一樣的人生,那這樣的一生,究竟是爲了什麼呢?樂趣究竟在哪裡呢?”

我知道,在大部分人眼裡,讀書就是爲了找工作,讀更好的書就是爲了找更好的工作,現在工作都不要了,真以爲讀完書回來就能更上一層樓嗎?

誠然,船總有駛出去的一天。但誰說港就一定是學校,不是當下的生活呢?駛出疲憊倦怠的生活,駛向勇敢全新的自己,或許也是“重啓人生”的意義。或見風雨,或見彩虹,總歸都是風景。

不過,奔赴詩與遠方的人,也不都是浸潤在理想的光輝中。一名34歲辭職出國留學的博主直言,自己上了一個學期就“後悔了”,“課程不合適、飲食不習慣、生活不習慣、沒有安全感”,已經準備放棄學業重返職場了。在其評論區,不少人盛讚她很有魄力,也對自己足夠坦誠。一名網友評論:“堅持固然重要,但如果發現自己已偏航,就請在適合的位置掉頭。”敢於直面自己的人生決策,有破釜沉舟的勇氣,也能坦然迷途知返,何嘗不是另一種角度的“重啓”。

在這些帖子中,一名網友的發問讓我沉思:“想要重啓人生,就必須去留學、去念書嗎?”的確,讀書是很多人改變命運的轉折點,但這並不意味着不邁進校園,就沒有轉向的機會。且不說發聲的大多是年華正好的青年,二三十歲正是闖的年紀,人生遠不至於到非要“重啓”的地步,就連尋找詩與遠方這件事,都並非年輕人專屬的奢侈品。

事實上,“重啓人生”,是否深造不是問題,甚至年齡都不該成爲問題。

今年9月,一部名爲《出走的決心》的電影上映,反響熱烈。電影根據真實的新聞事件改編,講述了一名50歲的普通家庭婦女李紅,用積累了大半輩子的勇氣,走出滿是陰霾的家庭,開啓嚮往已久的自駕遊的故事。

在年輕人眼裡,自駕遊或許只是週末隨心的消遣,但對李紅來說,卻是用了整整30年才踏出的一步。它沒有留學聽起來那麼動聽,也不如環遊世界看起來那麼多彩,但在一個半生囿於家庭生活的婦女心中,那就是足以“重啓人生”的分量。

也有人將眺向遠方曠野的目光,投射在眼前的小事上。我看到一名網友將她宏大的“重啓人生”計劃掰成了細碎的365塊,每天邁出一小步,從好好刷牙做起——紮實得可愛又令人信服。常有人說:“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其次是現在。”那麼決定改變的這一瞬間,一定就是人生重啓畫面的第一幀。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曾遞出那封寫着“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辭職信的河南女教師顧少強,9年過去,看過世界之後的她後悔了嗎?我也是翻閱新聞才知道,後來的故事裡,她遍覽山水,邂逅伴侶,結婚生女,做起了自媒體。這些年也許有無數人問過她,“再給你一次機會,你還會遞上那封辭職信嗎?”

纏問“後不後悔”或許沒有太多意義,所謂重啓,其實是向新而生,它可以發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人身上,只要記得永遠給自己再試一次的勇氣。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蔣繼璇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