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後文旦買氣弱 農業界:更應源頭管理汰弱扶強
產業人士也說,針對這種經常性會出問題的品項,更應該要汰弱扶牆、計劃性生產,若不從源頭控管,永遠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圖/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文旦銷售期雖長,但受到颱風影響,後勢不太好,菜農林佳新認爲,收購做加工的成本太高,加上外銷受阻,所以會造成棄置,連西部產區的倉庫裡,也都還有庫存文旦;產業人士也說,針對這種經常性會出問題的品項,更應該要汰弱扶牆、計劃性生產,若不從源頭控管,永遠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農業部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表示,部分業者的倉儲也仍有文旦柚,銷售期間拉長,文旦慢慢賣、慢慢銷售;也有啓動收購加工。
林佳新認爲,文旦柚加工的成本太高,所以,業者也不願意拿去加工,他說,颱風下雨,東部西部皆然,就他所知,麻豆文旦在臺風前搶收,所以提早各產地上市,「產地價直接砍到每臺斤20塊以下」;早上市的麻豆產區都這樣的價格,晚上是的花蓮等東部產區,根本無法生存,這是國內市場互打的結果。
他說,農業部收大果去加工,但文旦柚中秋過後買氣低,業者配合收購加工不合成本,所以意願很低,西部的倉儲裡,庫存的也並非大果,就是消費低迷,只好過陣子準備銷燬的果品。
某加工業者說,文旦取皮做精油,作爲一個清潔劑原料、甚至是化妝品原料,也有其非常嚴謹的管理辦法,這些產品有沒有規格書,可不可以標準化的生產,能確保每一次的生產品質都很穩定,是否做過安全性的檢驗;尤其是化妝品原料,要符合化妝品原料的規範,要進入有ISO系統的工廠,需要具備有規格書與文件,要符合國際化妝品的規範就要取得INCI證明,纔可正式成爲化妝品的原料,沒有標準化的觀念,就進不來大工廠,去化的量能就不多,只能進入那種小作坊遊走販售,這樣的加工難以成爲一個產業。
「水果政治學」作者焦鈞表示,這樣經常性會出問題的產品,真的心一狠,就應該要計劃性生產,個別產品要做總量管制,汰弱留強,如過去的柳丁廢園計劃,不從源頭控管,永遠頭痛醫頭、腳痛醫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