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擺脫敵意螺旋 兩岸還有解

中國時報社論

520就職演說賴清德總統講得很硬,此後北京軍演、文攻、貿易反制不遑多讓,兩岸硬碰硬,似乎看不到迴旋餘地。但事實上,雙方都有自我節制的跡象,如中共軍演未試射飛彈、未進入我領海,大陸取消ECFA早收清單免稅項目並不算多,以及賴政府上任後兩岸言行趨於低調、鬆綁6月前規畫的赴陸團可執行等。

維持交流 和統路線不變

新政府甫上任,兩岸情勢加速下墜,這個情境雖然很多人都做好心理準備,但敵意螺旋席捲速度之快,還是多少令人措手不及。畢竟,蔡政府8年,儘管兩岸多次經歷矛盾、對抗,屢屢陷入敵意螺旋,但忍耐一段時間總能捱過去,等待下一次緩和的契機,無奈此後每次都落空,直至此次賴清德520演說,徹底打破幻想。

先看兩岸觀光議題。平心而論,目前民進黨政府並沒有禁止民衆自願赴陸,臺灣民衆赴陸自由行不存在任何障礙。同時,第三地陸客來臺也屬於政府「操之在己」的政策,去年9月開放後,雖然數量不多,但迄今沒有出現爭議事件,說明陸客來臺安全無虞。可見,若單純比較規模,在大陸團客、自由行尚未恢復的情形下,當下每日赴大陸觀光交流的臺灣民衆必定大幅高於第三地來臺的陸客。

順着賴清德「對等」開放的邏輯,民進黨政府本來就沒有解除「禁團令」的動機,反而會要求大陸先開放團客。在民進黨看來,以目前臺海情勢,一旦我方解除「禁團令」,又換不來北京開放陸客,這樣一來兩岸觀光更加不對等,對臺灣恐不利,所以寧願「等」北京主動恢復大陸旅行團來臺觀光。

諷刺的是,若民進黨政府執著於觀光「對等」,那麼在面對大陸逐步取消ECFA早收清單零關稅的動作時,只能自認理虧了。畢竟在兩岸經貿關係中,大陸向臺灣開放多,臺灣向大陸開放少,民進黨政府既然對2000多項大陸產品限制令堅持不撤,如今北京認真起來要「對等」,不光是500多項ECFA早收清單存在「清零」風險,更大的貿易反制措施可能還在後頭。

觀光要對等,經貿不要對等,此乃民進黨在兩岸議題上的雙標,爲反而反,必然致使兩岸情勢下探,北京施壓力度愈來愈大。民進黨高層或許自信認爲,北京施壓愈大,民進黨愈有票、美國和國際就愈挺臺,但然後呢?當大陸下定決心不再在乎臺灣經濟或民意,轉而採取「經濟窮臺、外交鎖臺、軍事圍臺」的三合一戰略,賴政府還能穩住政局嗎?

檢討禁令 鬆綁大陸產品

賴政府並非故意要讓兩岸關係「一刀兩斷」,520後行政院、陸委會的一些鋪陳,仍然能看出新政府對改善兩岸關係「有自己的想法」。比如,行政院長卓榮泰的首份施政報告只提「四個堅持」,未強調「互不隸屬。再如,陸委會、海基會近期積極協助一位大陸四川老人來臺祭父,用行動闡釋兩岸血緣和歷史連結。

同樣地,大陸對賴清德520演說的嚴厲定性,並不改變和平統一、融合發展的既有路線。很多人忽略了一個細節:選前大陸中止首批零關稅項目時,曾放話要檢討農漁、機械、汽車零配件、紡織產品的關稅減讓,但520後最新中止的134項中,恰好跳過了農漁產品,說明大陸仍重視臺灣農漁民利益,不希望兩岸政治對抗殃及基層民生。

只要新政府有智慧,仍有機會化解僵局,關鍵是讓兩岸出現相向而行的契機,讓北京「觀其行」,維持兩岸交流,避免攤牌。520前大陸曾透過兩岸既有機制促請我方恢復兩岸海空直航,並以此作爲開放陸客自福建來臺的必要準備。此函並未施加政治前提,足以看出北京本無意爲難我方。新政府與其觀望、拖延,不如儘快回函,歡迎陸客自海上航線來臺,我方做好配套交通規畫。

同理,在貿易爭議部分,賴政府至少可延續蔡政府停徵大陸製鞋靴產品反傾銷稅的務實態度,表示願對大陸產品禁令做認真檢討,希望在檢討期間,大陸不要新增取消零關稅待遇產品。若我方在基於整體利益與產業安全前提下,決定鬆綁多項大陸產品來臺,希望陸方可以相應恢復相同數量產品的零關稅。

擺脫兩岸敵意螺旋,至少目前還有解。做與不做,全在賴清德的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