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兔躍迎春系列文化篇:重建誠信價值 延續文化血脈
中國時報社論
2023年開春,臺大校長換屆交接,管中閔談笑卸任,但學術界開始懷念他2018年以一介書生對抗滿朝權力的壓迫與追殺,義無反顧的堅持大學自主的精神,稱譽這是時代難得的風骨。管中閔只是一個臺大校長,他的卸任有如此重要的象徵意義嗎?是不是這個時代,風骨已變成人間罕見的品格?是不是臺灣的教育正在向下沉淪,以至於人們更加珍惜那難得向上提升的力量?
力挺抄襲案重創學術界
對照於管中閔的,是陳明通與林智堅。陳明通仍稱堅持林智堅未抄襲,是冤案。然而,在臺大學術倫理審定委員會的審查會議中,林智堅的論文經由臺大教授再三審查、比對,確認了與餘正煌論文的相似度超過40%,因此撤銷了論文與學位資格。在學術界應該解決的問題,最後卻被迫交由不是學術專業的法官來解決,請問,這是什麼學術倫理?
世界公認,學術倫理的第一條即是「誠信」。誠實公開自己的研究過程、研究內容、資料來源、研究成果,以供其他學人檢視,乃有助於後進之學者更進一步的研究,這不正是學術進步的基礎?林智堅與陳明通把學術倫理問題,逼得餘正煌提告變成一個法律問題,試問哪一個法官有資格去審查論文有無抄襲呢?就算法官的判決出來,能成爲學術倫理的依據嗎?
此處想說的不是臺大抄襲案,而是一種學風,一種文化。黃仁宇在《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一書中寫到,資本主義所藉以運作的,不僅是資本與金融,或者商業生產模式,它真正藉以運作起來的,是那後面看不見的「文化」。文化包括了人與人的信任,資本流通的信用,商業運營的不成文規則等。學術要能進步,需要的正是一種不成文的規則,一種價值觀。價值觀包含了:學術倫理、誠信、學人風骨、學術價值判斷等。
質言之,在學術的領域,誠信,比地位更重要;大是大非的判斷,比權力更崇高。這正是學術與權力的分界。即使權力大如蔣介石,面對胡適,也只敢在日記裡不斷抱怨胡適對他的勸諫,但外表上他仍非常尊重,因爲他知道,胡適對他的評價,是基於大是大非,它將影響歷史的評價。在歷史長河裡,朝代不斷更迭,再大的權力也會沒落,再強的暴力終將消殞,只有大是大非的價值會留存下去。這便是〈正氣歌〉所寫的「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去中國化文化價值沒落
然而,今天的臺灣的學界卻被權力的威勢所脅迫。臺大校長的當選人被權力壓迫凌辱,寒蟬效應所及,知識分子爲之噤聲。公立大學校長的選舉變成是政治色彩掛帥的綠色霸權。而在少子化的趨勢下,大學生員不斷減少,爲了取得教育部的補助款,各學校寧可配合政策,設了許多不知所云的課程,例如:用英語講授中國文學,用臺語授課就有額外補助等。教育部變成教育的最大控制者。
這只是大學課程的一端,更不必說許多教科書在去中國化的政治考量下,課本被改得面目全非,歷史內容碎片化,中文課本刪去古典文學,只剩下當代的一些雞湯文。學生根本無從認識全面的歷史與人文,更不必說文化底蘊的積累了。教育部猶且如此,文化部更不堪,只會在中正紀念堂的銅像和展示作文章,卻不管文化面臨的困境。
當政治掛帥變成一種執政價值,當權力變成宰制的力量,當意識形態變成社會分裂的根源,文化價值開始沒落了。當文化價值沒落,一個國家的內在精神便沉淪了。這便是今天台灣最核心的問題。
所幸,臺灣還有着沉默而善良的大多數,有那麼多慈善團體、宗教團體,爲這個社會堅持着恆定而長遠的價值,讓臺灣的文化血脈不致斷絕,讓人性的善良敦厚,依舊在民間長存。
展望未來,隨着2024大選的逼近,權力的爪牙將更爲張狂,民心將更爲脆弱,我們唯有期望民間發揮更堅強的力量,重建誠信的價值,取代政治帶來的傷害,臺灣纔有真正的文化底蘊。
(系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