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在野團結 共組反貪腐聯合政府
中國時報社論
總統大選投票剩下不到半年,情勢發展令人憂心忡忡,多數民意希望政黨輪替,民進黨下臺,但在野勢力四分五裂,不但國民黨與民衆黨言語交鋒不斷,國民黨內更是明爭暗鬥,每週中常會都擔心有人發動「換侯」,不能安內如何攘外,難怪侯友宜民意支持度落居「老三」。如果在野勢力不能整合,幾乎可以確定,等於保送賴清德當選。果若如此,不但將近6成期盼下架民進黨的民意落空,這個貪腐濫權、用人唯親、破壞制度的政府,將繼續腐蝕臺灣得來不易的民主成就,與陷入地緣政治的極度風險中。
國民黨全代會後 與柯整合
下架民進黨是主流民意與在野勢力的期望,但在野目前遠未形成一個陣營,整合更是毫無動能,反而是各有盤算,互不相讓,陷入分裂危機中。這是民進黨最樂見的局面,在野力量搶食大餅的結果,就是民進黨隔山觀虎鬥,穩穩保住4成左右的選票,繼續霸道執政、倚美抗中、貪腐無能,將臺灣帶入更加無助的深淵中。
在這個臺灣安危、吉凶、福禍拉鋸的關鍵性時刻,民進黨必須下臺,在野必須奪下執政大權,否則後續發展無法想像。在野整合爲一,協力拉下民進黨是這次大選的總目標,也是解臺灣之險與困的不二法門。然而,在野各方各有所求,如果沒有一個彼此共同可以接受的方案,則整合無法啓動,更難達成目標。國民黨除了提出「非綠陣營大團結」的號召之外,並未提出具體方案;柯文哲對此有所怪怨。針對外界的藍白合只會有一組人,柯文哲說「這計劃誰訂的?」顯然八字還沒有一撇。
不過柯文哲也預留伏筆說:「拖一兩個月有時真的水到渠成」,言語中仍有期待。國民黨現在還陷在內部紛擾的泥淖中,無法對外整合,7月23日全代會確定侯友宜的提名案之後,應可與柯文哲洽商整合方案。
至於整合的方案,不妨參考柯文哲提出的「聯合政府」構想,可將其確立爲「反貪腐聯合政府」的計劃,一則避免在野力量互鬥瓜分選票,另則號召民衆齊心合力支持在野力量,達成換黨執政的共同心願。單單「聯合政府」的構想是不夠的,因爲其可行性大有疑問,整合性更是闕如,無法成爲非綠的整合方案。如果轉換爲「反貪腐聯合政府」則可確立合作方式,將貪腐成習的民進黨排除在外,彼此既有共同的打擊對象,又有共同的參與執政機會,則將更有可操作性,而且號召力更強,可以激發反綠民衆的鬥志。
共同目標與國政 號召反綠
我國憲政中的中央政府明顯偏向總統制,獲勝總統一人全拿,柯文哲已經提出「國會最大黨推薦行政院長」的構想,也就是在確定民衆黨無法取得過半席次的情況下,由民衆黨和立法院最多席次的政黨組成聯合政府。但是,這樣的「聯合內閣」必然面臨權責問題與穩定問題,形式上是聯合政府,但無法像內閣制國家一樣,在多黨聯盟模式下履行責任政治,並確保聯合政府運作的穩定。
我國既然不屬內閣制國家,所以內閣不必然要由國會最大黨組成,執政聯盟席次也不必然過半,否則如果民進黨雖輸了總統大選,但國會仍掌握最多席次,成爲在野第一大黨,按照柯文哲的構想,將與民進黨組成聯合政府。這是一個矛盾的組合,因爲柯文哲獲得民意支持主要就是靠批判其執政諸多不當引起共鳴,如果當選後又要跟其組成聯合政府,豈不成爲選舉訴求與執政組合完全背離的詭異區隔?所以,在野聯盟在選前就必須談好,兩黨共組聯合政府,並向人民訴求,而不是選後又讓政局陷入無止境的紛擾中。
此外,「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招攬治國人才是聯合政府的首務,民衆黨明顯的人才不足,柯文哲說連區域立委的人才都找不到,遑論治國人才。相對的,國民黨的人才庫充足,有經驗的政務官一堆,可以充分發揮,爲聯合政府擘畫新政,讓政局穩定,國家發展走上正軌,並扮演承先啓後的角色,爲培植下一代人才做出貢獻。
選民期待在野團結心切,侯柯需儘早敲定「反貪腐聯合政府」的共同目標與國政主張,選舉期間通力合作,讓浮動的民心早日安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