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可穿戴音頻設備標杆——體驗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

最近幾年,耳機市場的風頭都被TWS耳機獨佔,但在攻下“半壁江山”之後,它也開始顯露疲態。據洛圖科技(RUNTO)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TWS耳機在2023年中國耳機市場中的份額下降至58%,比2022年減少8%。與之相對的是,開放式耳機在去年迎來爆發,不但新品衆多,消費者的嚐鮮意願也很強,其在2023年每季度同比增幅都達到三位數。

產品規格

藍牙版本:藍牙5.3

單次續航時間:7.5小時(關閉Bose沉浸式音頻模式)

4.5小時(開啓Bose沉浸式音頻模式)

充電盒提供續航時間:19.5小時(關閉Bose沉浸式音頻模式),12小時(開啓Bose沉浸式音頻模式)

待機時長:48小時

耳塞充電時間:最長1小時

充電盒充電時間:最長3小時

快速充電時間:10分鐘(可使用2小時)

電池充電方式:USB-C

麥克風:4個(每個耳機上2個)

防護等級:IPX4

特色技術:OpenAudio開放式音頻技術、沉浸空間音頻技術、驍龍暢聽技術、Bose SimpleSync技術

尺寸:1.9cm×1.7cm×2.7cm(耳機)

4.2cm×6.5cm×2.6cm(充電盒)

參考價格:2299元

春節假期剛過完,Bose就帶給國內消費者一份新年禮物——全新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正式加入這個如今最受關注領域的競爭。作爲耳機市場的頭部品牌,Bose在2024年的首秀,能帶給我們怎樣的體驗與驚喜?

一眼傾心

獨特的耳夾式設計

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其實並非Bose首次涉足該領域,早在3年前Bose就曾發佈過一款名爲Sport Open Earbuds的開放式運動耳機,採用兩隻耳機獨立、耳掛式的設計,不過當時並未在國內銷售。

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並沒有延續之前產品的設計思路,而是採用了耳夾式設計。和目前市面上大多數耳夾式耳機呈“C”字的造型不同,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在日常放置狀態下,類似“G”字形。一頭的發聲單元呈“L”形,另一頭的電池倉則是圓柱體,兩者通過一條寬幅的柔性帶連接,並在外部包裹柔軟硅膠。

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目前有經典黑和晨霧白兩種配色,我收到的樣機爲前者。雖然耳機通體黑色,但Bose通過不同材質與表面工藝的處理,在保持出衆質感的同時,爲耳機帶來了豐富的視覺層次。可以說,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擁有新穎獨特的整體設計,具有在同類產品中一眼就能認出的高辨識度。

相比TWS耳機,開放式耳機不入耳的特點使得它不需要耳塞套,所以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的配件不多,只有一根用於充電的USB線。

超24小時續航

快充、防水體驗升級

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充滿電後單次播放時間最長可達7.5小時(關閉Bose沉浸式音頻模式),搭配滿電的充電盒,在同樣使用情況下還能額外提供19.5小時的播放時長,總續航時間超24小時。如果全程開啓Bose沉浸式音頻模式,續航時間則會短一些。耳機從沒電到充滿僅需1小時,同時它還支持快充,實現“充電10分鐘,使用2小時”。就算晚上忘記充電,早上出門前趁洗漱的時間充充電,也足夠通勤路上使用了。

開放式耳機的適用場景很廣,所以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也具備了IPX4防護等級,其防水性能達到“4”,代表“設備能夠抵抗來自任何方向噴射的水流造成的侵蝕”。即便用戶佩戴它運動時遇到流汗或下雨天的情況,耳機的防水性能也可輕鬆應對。同時它的聲學網罩設計還可以阻擋潮溼和碎屑,防護更多一層。

相比耳機本身獨特的造型設計,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配備的充電盒則與自家TWS耳機產品差不多。類似鵝卵石的扁平造型,上開蓋的設計,磁吸式開合手感很棒。雖然也是通體黑色,但上蓋與充電盒的接縫處採用了區別於後者啞光主體的亮條處理,同時正面有銀色Bose Logo,使得充電盒的視覺效果不顯單調。充電盒僅掌心大小,握持手感細膩親膚,不易沾染指紋,日常隨身攜帶很方便。

它的充電接口位於底部,爲USB-C接口。圓形的配對按鈕則位於機身背部,有內凹處理,盲操作時很容易定位。充電倉較淺,通過三個觸點與耳機圓柱體底部連接進行充電。外部有一個指示燈,內部兩個,其中外部爲充電盒狀態指示燈,內部爲耳機狀態指示燈。兩者皆是通過燈光的閃爍、常亮、顏色的不同代表耳機和充電盒的相應狀態。

舒適到無感

可當配飾全天戴

剛拿到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時,其獨特的造型可能會讓人不知道怎麼戴纔是正確的,不過熟悉後就很簡單了。兩隻耳機的電池倉位置標有L、R字樣,方便用戶區分。我覺得最順手的佩戴方法是捏住電池倉的兩頭,L形發聲單元朝前,順着耳垂上面的耳郭將它放進去,此時柔性帶會起到自適應的拉伸效果,使得電池倉與耳朵背部貼合,並根據自身感受上下調整一下電池倉的位置,感覺穩固、舒服即可。此時耳郭中發聲單元和耳背的電池倉形成一個向內的壓力,耳機就能穩穩地扣在耳朵上了。

經過差不多一個月的使用,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在佩戴體驗上帶給我的感受就是一個詞:舒適,甚至可以說已經舒適到無感,在不聽音樂的時候我經常會忘記它的存在。我之前體驗過一些定位較高,售價千元以上的耳掛式開放式耳機,本已覺得舒適度很高了。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習慣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的佩戴體驗後,再返回去戴耳掛式產品,會感覺它與耳朵接觸面較多,加上體積更大、重量更重,其存在感還是無法讓人忽略。相比TWS耳機,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的舒適度更是“降維打擊”,完全不會有前者長時間使用後容易產生的耳道酸脹感,更多是輕鬆、愜意。同時對於日常佩戴眼鏡或會戴耳環、耳釘、帽子等裝飾物的用戶來說,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所處的位置也完全不會和這些物品衝突。

我還在慢跑、騎車等運動場景下體驗了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的佩戴穩固性,可說完全沒問題,不會有經常想要去調整它的衝動。即便是頭部較大幅度擺動,它也能穩穩地扣在耳朵上。

可以看到,從設計伊始,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就考慮到它日常佩戴的裝飾作用。耳機上的Bose Logo以及L、R標識都在電池倉一側,佩戴時該面是貼在耳朵上的,不會露出來,而露出來的主要部分是發聲單元外側的金屬磨砂質感表面,簡約時尚,配飾效果明顯。總而言之,不論是從佩戴舒適性、穩固程度,還是裝飾效果來說,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都是一個能滿足全天、全場景佩戴的可穿戴音頻設備。

內在也強大

多種音頻技術加持

Bose在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應用了多種“黑科技”,以確保它在帶給用戶舒適佩戴體驗的同時,也能提供更好的聆聽體驗。在最重要的音質部分,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採用Bose獨有的OpenAudio開放式音頻技術,在有限的空間中將性能強大的傳感器與聲學結構結合在一起,使得高質量的聲音可以精準地傳遞進用戶的耳朵,且聲音幾乎不會泄漏到周圍環境。

由Bose專有數字信號處理軟件和板載IMU加持,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還擁有Bose沉浸空間音頻技術。在之前體驗Bose QC消噪耳塞Ultra和Bose QC消噪耳機Ultra時,我就感嘆於其沉浸空間音頻技術帶來的寬廣聲場,以及更成熟的立體聆聽感受。只是沒想到在開放式耳機新品上,Bose也將這一技術賦予其中。在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上,它同樣提供了兩種模式,音源方位固定的“靜態”與隨移動變化的“動態”。在後文的體驗部分我再具體談談這部分的感受。

在無線聆聽環境下,光有出衆的聲學單元與結構是不夠的,無線傳輸過程中的高品質音頻信號同樣是確保用戶聽音效果的基礎。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延續了此前Bose多款耳機新品上搭載的第二代高通S5音頻平臺,支持驍龍暢聽技術。這使得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可以支持aptX Adaptive高品質音頻編碼格式,同時可以帶來更穩定以及低時延的連接,不光是在聆聽音樂時能接收高品質的音頻信號,在玩遊戲、觀看視頻時帶給用戶的音畫同步體驗也將更好。

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還支持SimpleSync技術,這使得它可與同樣支持SimpleSync技術的Bose家庭娛樂揚聲器之間實現聲音同步。在需要獨享或深夜看球、追劇、看電影的時候,用這個功能可以更方便地實現聲音的切換與同步。

按鈕、手機皆可操作

自適應音量調節很實用

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兩邊各有一個控制按鈕,位於圓柱體頂部,當用戶佩戴它時,按鈕都是朝上的,用大拇指就能很方便地盲操作。它通過單擊、雙擊、三擊以及長按等操作來實現播放控制、上下選曲、音量控制、接聽/掛斷/結束通話、配對設備切換和用戶自定義的快捷操作等。用戶可以通過Bose音樂App中的產品教程熟悉如何操作,都有相應的動圖和文字說明,一目瞭然。在實際操作中,Bose Ultra按鈕的操作手感不錯,按下、回彈的反饋頗有質感,相比如今耳機上流行的觸摸操作,實體按鈕的體驗更好。

除了通過按鈕調節之外,Bose音樂App也是用戶手機中必備的。首次連接Bose音樂App併成功添加耳機後,它會提示用戶檢查耳機佩戴是否正確,並顯示兩張動態圖片以幫助用戶更好理解並據此檢查。接着會進入沉浸式音頻的體驗演示環節,用戶可以選擇跳過。在App首頁,用戶可以查看左右耳機的電量、調節音量,同時還提供了模式、藍牙、均衡器、沉浸式音頻、快捷操作和產品教程的選項。

在模式選項中,默認提供了立體聲和沉浸式音頻(設置爲動態)兩個選項,用戶還可以新增其他模式,App中提供了通勤、居家、戶外、工作等覆蓋多種應用場景的模式命名,點進去可以選擇沉浸式音頻的關閉、靜態和動態。由於只能設置沉浸式音頻的狀態,所以相比Bose旗下具備消噪功能的耳機,用戶並不需要在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上新增太多模式——在默認兩個模式之外,新增一個沉浸式音頻爲靜態的模式就可以了。

長按控制按鈕會激活快捷操作,用戶可以在App中對兩隻耳機按鈕的快捷操作進行設置。它提供了切換模式、更改沉浸式音頻、切換設備和訪問語音助手這4種功能,用戶選擇兩種常用功能分別設置到兩個按鈕上即可。

在App中,還有一個“自動音量”功能選項。開啓它之後,耳機就會通過內置的麥克風持續不斷地監聽環境音,當週圍環境的音量發生變化時,該功能便會智能調節音量,讓用戶不論身處嘈雜的室外,還是安靜的室內環境下,都能無縫地維持一致的聽感。

試用體驗

EVENT ARRANGEMENT

沉浸式音頻自然值得優先體驗,畢竟這是我第一次在開放式耳機上看到應用此類技術的產品。開啓沉浸式音頻後,不論哪種模式下,聽感都變得更加立體,空間感更爲明顯。特別是在以人聲爲主的音樂中,歌者的結像豐滿起來,會更貼近耳朵。而靜態和動態兩種模式的不同,則與我此前體驗Bose其他耳機的感受相同。簡單來說,靜態模式下用戶頭部的位置發生變化時,聲場的方位不會變化。你可以想象身處在一個音樂現場,演奏者的位置不變,而你的移動會導致聲音傳遞過來的聆聽效果產生差異。動態模式下聲場會隨着用戶的移動而變化,用戶始終處於聲場中心。前者適合用戶坐着不動的情況下聆聽音樂,後者則適用於通勤、散步等移動場景下。

當然,相比Bose QC消噪耳塞Ultra、Bose QC消噪耳機Ultra的沉浸式音頻體驗,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還是要遜色一些。入耳式和頭戴式結構在這方面天然的優勢,使得前兩者的沉浸式音頻空間會帶給用戶縈繞在腦海中,更具身臨其境的感受,而後者的沉浸式音頻偏重聽感的立體飽滿塑形,營造的聲場空間相對小點。當然,這樣的表現放到開放式耳機市場中,還是足夠出色了。另外在動態模式下,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的聲場空間隨用戶移動的變化沒有明顯的延遲感,相比不少具備類似空間音頻技術的TWS耳機,技術更成熟,體驗更佳。

如今不少TWS耳機都提供了環境聲模式,爲的就是在需要掌握周圍狀況時,能夠不用摘下耳機也可聽到外界的聲音。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在這方面則體現出優勢,一方面,即便在嘈雜的環境下,它的音量仍足夠用戶聽清楚,另一方面,周圍環境的聲音也能被清楚感知到,聆聽音樂時也不妨礙與人交流。在不少開放式耳機上困擾用戶的漏音情況,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控制得比較好。在安靜的辦公環境下,我以正常音量聆聽音樂,周圍的同事在社交距離下完全聽不到耳機的聲音。在最容易產生此類困擾的電梯中,即便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較近,但身邊的人只是偶爾聽到耳機的聲響,而且是斷續、聽不清播放內容的。

再談談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的音質。出乎我意料的是,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在以往同類產品表現普遍不佳的低頻上,有着不錯的呈現。它具備了一定的量感,不會有敲鼓皮的感覺,也不顯渾濁,同時低頻的彈性也在水準之上,整體聽感比較紮實。人聲的音色還原準確,結像比較飽滿,不缺細節,能比較好地傳遞出歌者聲音的韻味。高頻整體是通透清晰的,有一些薄。從三頻表現來看,它延續了Bose一直以來的風格,還是偏重中低走向,適合聆聽流行音樂。在開放式耳機市場中,有着沉浸式音頻加持,同時漏音控制不俗的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在音質上是出衆的。當然,在室外嘈雜環境下,用戶對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音質水準的感知不會那麼明顯,還得在安靜的聆聽環境下,這方面的優勢才能體現。

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的出現,在此類市場中樹立起舒適與音質的標杆——佩戴體驗舒適到無感,以沉浸空間音頻技術爲代表的衆多“黑科技”加持下不俗的音質……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真正做到了一款可穿戴音頻設備應有的表現:用戶能夠一整天戴着它,需要聆聽時音樂隨時相伴,通話無縫銜接,其他時間則成爲日常穿搭中的時尚配飾。如此全面的表現,在越來越受關注的開放式耳機市場中,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無疑有成爲爆款的潛力。

友情提示

MCer請注意,由於微信公衆號調整了推薦機制,如果你發現最近很難刷到Microcomputer(微型計算機)公衆賬號推送的文章,但是又不想錯過微機的精彩評測內容,可以動動小手指把Microcomputer設置成星標公衆賬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