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ESG永續轉型最大拼圖/Pinkoi 綠色友善 寫奇蹟
Pinkoi創辦人之一顏君庭認爲,ESG精神是Pinkoi企業DNA的一部分,從公司創立初期就投入相關舉措。記者蔡宗儒/攝影
點進設計購物網站Pinkoi,在琳瑯滿目的文創小物中,部分商品下方會出現一行灰色小字:綠色友善。Pinkoi去年設立綠色友善標示規範,若設計師評估產品符合條件,就可以設置「綠色友善標籤」,方便消費者搜尋。
「這個標籤,我們『敲碗』好久了!」公平貿易服飾品牌「繭裹子」共同創辦人楊士翔說,肯定這項標籤的實用性。
商品銷售找對的人
常聽到電商做倉儲節電、提升配送效率來減碳,但Pinkoi不是零售電商,沒倉庫、且由賣家自行出貨。Pinkoi創辦人之一顏君庭提到Pinkoi的兩大特點:軟體公司、關注設計,讓他們走出一條小衆的永續路:設「綠色友善標籤」增加永續品牌曝光度,併爲站上設計師培力永續思維。
去年,Pinkoi替站內品牌的設計師開課談永續商機,楊士翔作爲講師之一,發現許多設計師想使用環境友善的材質,但又擔憂成本變高。「不過,你只要找到『對的一羣人(指消費者)』,其實就已經很足夠了。」楊士翔說。
楊士翔指出,綠色友善標籤有助於消費者辨識品牌特性,也能讓站上不同設計商品形成相同主題銷售。提到,未來Pinkoi可進一步審覈或要求提供相關認證,讓標籤更具公信力。
從創立之初專攻販售原創設計商品,到綠色友善標籤,Pinkoi選擇做「小衆的事」。同樣小衆的,還有Pinkoi投身ESG的時間點。
Pinkoi嚴選ESG心法
力挺職場遠距工作
遠距工作在新冠疫情後引發關注,被許多人視爲「友善職場」特質之一,Pinkoi卻早在2011年創立時,就支持員工遠距。
顏君庭曾經在矽谷的Yahoo總部擔任工程師,當時有一位同事總在夏威夷的沙灘上視訊開會,不進公司,仍是許多關鍵專案的推手。這是美國職場帶給顏君庭的震撼教育之一。「優秀人才很有紀律,不是得把他限制在辦公室裡,才能表現優秀。」顏君庭說。
顏君庭說,Pinkoi三位創辦人都沒待過臺灣職場——他和產品長林怡君過去在美國工作,技術長李讓當完兵自己開冰店。所以Pinkoi企業文化一方面奠基於美國職場,另一方面則是空白畫布,自己制定規則。這讓「遠距工作」在Pinkoi從創立之初,就成爲開放選項。
關注引領性別平權
另一個Pinkoi很早就關注的「S」領域,是性別平權。顏君庭在舊金山生活多年,那兒是LGBTQ+權利運動的大本營。回到臺灣,同志遊行中常可看到大型外企組隊參加、提供贊助,卻少見本土企業身影。
Pinkoi首次贊助同志遊行,是收到一家跨國企業在臺辦公室的邀請,顏君庭很快就決定支持。「大家(指企業)都想看風向,但爲什麼沒人敢在『沒有風向』的時候,去捍衛自己相信的價值?」顏君庭說。
臺灣同婚通過後,Pinkoi其他國家分公司的員工也一律適用同性婚假,即使這些國家尚未同婚合法化。
性別平權還體現在女性主管比率上。根據LinkedIn去年發佈的「全球領導力性別報告」,全球女性高階領導人的比率僅32.1%。但Pinkoi全球擔任主管職的女性比率達六成。
顏君庭說,Pinkoi多數部門「女多於男」,唯有研發部門以男性居多。因此,Pinkoi的工程師會到PyLadies、WiDS Cambridge等女性爲主的技術開發社羣分享工作經驗,以吸引資工背景的女性人才加入。「我們要很努力地『刻意爲之』,去創造正循環。」顏君庭說。
研發團隊四成女性
目前Pinkoi研發團隊約有四成是女性。「在Pinkoi,性別或年紀都不是評斷一個人能力的要點。」在Pinkoi擔任工程師主管的陳姿穎說;她認爲公司最注重能否團隊合作。
Pinkoi在臺北、香港、東京及曼谷都有辦公室,員工總數大約150人,推動ESG的挑戰也隨之而來。顏君庭說,ESG精神鑲嵌在Pinkoi的企業DNA裡,但面對不同背景的員工,「要把想法說清楚,不能都說是DNA」。
Pinkoi的公司核心價值「dare to fail」、「build partnership」、「grow beyond yesterday」、「impact beyond your role」由員工票選而來。爲了讓跨國員工同步理解,從投票到定案,都用共通語言英文呈現。
Pinkoi還設計「文化訓練(Culture Training)」課程,讓新人瞭解Pinkoi的溝通文化和企業精神,確保個人和公司邁向永續的方向一致。
過去Pinkoi支持遠端工作、性別平權,都還被看作是新創公司「比較有想法」。如今,ESG的重要性被看見,小衆變大衆,顏君庭說,這對「注重價值」的生產者和消費者來說,都是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