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攜手農業部籤淨零減碳科研MOU 合作加速農業增匯減碳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左)及農業部部長陳駿季(右)簽署合作備忘錄。(中研院提供)

中研院與農業部此前已攜手進行高固碳狼尾草種植試驗、海藻近海養殖試驗等先導研究,今(17)日雙方再度簽署「淨零減碳科研推動合作備忘錄」 ,未來將更着力於「增加自然碳匯」及「減少農業部門碳排」兩大目標,循「創新研發X現場試驗」合作模式,加速基礎研究到實際應用的垂直整合。

中研院長廖俊智表示,大自然透過生態系的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轉換成無害但不易分解的形式長期儲存於森林、土壤、與海洋之中,形成自然碳匯(natural carbon sink),若能增加碳匯吸存總量,將可緩解全球減碳壓力。特別是對不易避免排碳的部門,是個有效的補償方式。

廖俊智提到,中研院近年積極投入淨零科技研發,研究團隊希望藉由種植或養殖高固碳量的生質作物,並研發生質作物轉爲碳儲存之技術,以提供增加碳匯的新選項。

廖俊智指出,中研院與農業部多個試驗所已展開先導研究,將研發科技帶進現場試驗。未來雙方將在農業部門排放源評估與減碳科技研發、自然碳匯之潛能與可行性評估、農業剩餘資源科技研發等科研面向深化合作。

農業部部長陳駿季提到,淨零減碳已是世界趨勢,農業場域包括森林、農田、海洋等,可作爲自然碳匯之綠碳、黃碳及藍碳彙集場域,亦是推動以自然爲本、資源全循環零廢棄之空間。

陳駿季強調,農業部積極推動「減量」、「增匯」、「循環」及「綠趨勢」四大政策主軸,力拚2040年達到農業淨零,但以既有科技尚無法實現目標,期望與中央研究院合作探索創新農業淨零減碳科技及應用方案,並朝向「創新研發、落地應用」的合作方式,確保減碳、增匯、循環科技研發可落地應用,提供農業淨零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