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語謙言》柬埔寨事件與論文案系出同源?高等教育崩壞中!(盧建驊)

海外詐騙已成爲社會關注焦點,政府多方呼籲宣導民衆前往東南亞國家務必提高警覺。(資料照/示意圖/範揚光攝)

因爲林智堅的緣故,掀起了一場臺灣政治人物論文與學歷的腥風血雨。其實政治人物想要讓自己的學歷更加亮眼無可厚非,學校需要資金挹注,政客需要更高的學歷,兩者一拍即合,高等教育開始爲他們服務。

而另外一方面,自陳水扁時代起開啓了一縣市一大學的政策,讓近乎所有學生都可以進到大學就讀,這個看似可以讓臺灣教育起飛的政策,其實重傷了技職體系。曾經有一段時間,學生只流行念普通高中,技職體系招生人數不足,而高職爲了增加招生競爭力,也採取綜合高中政策,讓技職的本質偏離,變成一個爲了可以讓更多學生擠上大學的教學政策。

試問,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念大學嗎?大學的本質是培養社會的領導羣、創造力羣,是一個深度與廣度兼具的求學環境。除了領導者、創作者外,也很多是爲了未來成爲學者做準備的。

相反的,技職體系提供完整的職業教育,高職時期就可以和許多企業展開建教合作,讓對課業沒有那麼有興趣的孩子可以先體驗各種職場,在成年以前,就有機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被騙去柬埔寨的臺灣人,無論什麼原因,都和臺灣畸形的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脫不了關係。很多在國小、國中就對課業毫無興趣的學生,在今天這種大學錄取率近百的時代,也可以唸到大學畢業。但即使唸到大學畢業,在學識程度上跟頂尖大學畢業生相比真的相差甚遠,而因爲在畢業以前也未接受過職業教育,所以20多歲畢業時,其實只是一個社會白紙,沒有社會經驗,也沒有職業能力。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很可能求職四處碰壁,甚至受騙去到陌生國度,一去不回。

許多勞工家庭的家長,都不希望孩子跟他一樣做勞工,省吃儉用讓孩子唸完大學甚至碩士,若今天這孩子在學業上有不錯的成績,且也能在社會上產生領導力、創造力,能夠應徵上白領工作那當然是最好。但常常事與願違,畢竟白領的工作在臺灣可能只佔了10%不到,我們必須面對現實:社會上就是有90%的人必須擔任勞工。比起普通大學,其實多數人更適合技職體系。

就讀技職體系除了可以培養技術類型的工作能力之外,也可以提早進入社會,雖然勞工工作貌似天花板比白領階級低,但靠着頂尖技術而坐領高薪的高階技術人員也大有人在。但曾幾何時,臺灣的教育竟變得如此墮落,讓那麼多的人願意被騙去柬埔寨「淘金」。

不適合的大學應該要儘快展開退場機制,因爲臺灣真的沒有那麼多的孩子可以、並且適合念大學甚至碩博士。而爲政界、商界洗學歷的歪風也應該徹底檢討,讓高等教育迴歸它孕育頂尖英才的本質,取而代之的是政府應該要更重視技職教育,爲臺灣找回高階技術人才的優勢,向日本的「職人精神」看齊,同時職業教育與建教合作更應該要重視工安教育。據統計,臺灣一年平均約會發生約一萬多起工安意外,造成數千人受傷、2020年也有313人死亡。這些人多半都是家庭經濟的支柱,如果能有更好的職業安全教育,或許我們可以避免更憾事發生。

一個高等教育的體制問題,掀開了論文門,也意外成爲柬埔寨事件的背景。臺灣要在國際擁有更好的競爭力,高等教育的改革刻不容緩。望請執政黨切勿爲了選舉,只記抗中保臺,卻忘了教育才是國家的根本。(作者爲民衆黨臺中市黨部副執行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