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醫療SOS 胸腔重症醫師僅38人報考創新低
臺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提出警告,今年僅有38人報名該科專科醫師,恐怕3年後,臺灣將面臨重症醫療缺口,圖爲臺大醫院胸腔內科醫師指導住院醫師畫面。(陳瑄喻攝)
重症醫療SOS,胸腔重症醫師僅38人報考,創史上最低。臺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表示,今年的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考試報名人數僅38人,只有全盛期102人的3成7,是世上最低的報考人數,推估後年甚至只有26人來報考,倘若狀況持續下去,3年後恐出現重症醫師大斷層,現有醫師血汗輪班,民衆將面臨「無醫可看」的窘境。
根據該醫學會統計,從2000年以來,每年報考人數最少也有60到70人,最多時還有102人,近年人數卻急遽減少,今年甚至只剩38人。
而胸腔內科治療的疾病,主要像是肺炎、呼吸衰竭等呼吸道重症,是重症醫療的最後一道防線。
臺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餘忠仁表示,以去年流感爲例,不少病患從輕症轉爲重症,送至加護病房後,此時就由胸腔內科的醫師接手,由於此時患者的病況變化大,醫師就扮演相當重要關鍵的角色,必須24小時輪班注意病況變化,「沒有新人來銜接,誰來照顧這些患者。」
餘忠仁表示,根據統計,該科別醫師平均年齡46歲,體力難負荷,即使是有住院醫師值班的醫學中心,仍有年過50歲的主治醫師需值第一線的班表,在區域醫院甚至有超過60歲的主治醫師值班,人力太吃緊。
餘忠仁說,面對民衆就醫權益意識擡頭,醫療糾紛也日增,對於年輕新血而言,自然會選擇相對醫糾少、自費項目多的科別,像是心臟內科、消化內科、腎臟內科等。
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發言人古世基說,工作環境壓力大、給付偏低、醫療糾紛多是招募不到新血的主因,像是日前北部一家醫學中心,曾發生家屬因質疑醫師未盡心照顧病患,病情遲遲未有起色,結果就私帶棒球棍至醫院,在與醫師詢問病情時,故意露出球棒一截來恐嚇醫師,甚至到處錄影,最後只能呼叫警衛來支援。
一名北部醫學中心內科住院醫師表示,在健保制度下,重症醫療並不受到醫院重視,給付也偏少,看着學長值班、救護的辛苦,卻沒有得到相對應的迴應,「即便再有從醫熱情,也得考慮一下現實狀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