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寶良:我國經濟進入穩定增長階段 應加大宏觀及產業政策力度

7月8日,2024貝殼財經年會“掘金全球 財富管理新時代”主題論壇於深圳舉辦。會上,國家信息中心原首席經濟師祝寶良發表了“當前經濟形勢和2024年經濟展望”的主旨演講。

“財富管理離不開宏觀經濟的判斷。”祝寶良認爲,從總體來看,我國經濟經過2023年和今年年初,已基本完成修復, 並進入穩定增長階段。

國家信息中心原首席經濟師祝寶良。

製造業投資和出口成經濟穩定增長根本動力

祝寶良在會上指出,到今年年初,我國經濟的修復基本結束,經濟進入相對穩態的階段,但出現結構性分化。

“當前我國工業生產恢復較好,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長較快。同時,三產快速修復後回穩。”祝寶良指出,消費修復緩慢,房地產投資持續下降,而出口帶動作用增強。

祝寶良解釋道,之所以使用“修復”而非“週期”,主要是因爲傳統的“週期”概念已無法分析當前的宏觀經濟。如房地產市場的走勢實際上是中國房地產模式的變化,可能有周期性的因素存在,但更多是結構性等問題。

“這一輪修復的過程中,消費修復緩慢基本是由內生性因素導致。”祝寶良認爲,因此拉動這一輪經濟修復後穩定的根本動力主要來自於製造業投資和出口。

祝寶良進一步指出,製造業投資在疫情期間快速增長,產能得到較快擴張,這一趨勢延續至今。這顯示出了中國的製造業有韌性,但也需要關注其增長的可持續性。

有數據顯示,2024年1-5月,中國實際出口量大概達到12%,大幅高於3%的全球平均水平。

在祝寶良看來,這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包括了歐美、日本等地的經濟快速恢復,導致了較爲嚴重的通貨膨脹,其需求也快速恢復,並具有相當強的韌性;中國產品的價格具有競爭力,同時中國的產業鏈韌性極強;此外,部分地區地緣政治因素也推升了我國出口的增長。

“中國經濟出口如果增長較好,製造業投資往往也會較高。”祝寶良指出,從增加值的角度來看,若按投入產出計算,出口接近佔40%,而我國很多的工業品中一半以上用於出口。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仍存在不確定性

雖然我國經濟當前處於相對穩定狀態,但在祝寶良看來,未來發展仍面臨多重不確定性。

“我國仍面臨消費需求不足的問題。”祝寶良認爲,消費需求與收入預期有關係。當前居民的消費邊際傾向,現在還沒有恢復2019年的收入水平,這也導致了居民有錢不敢花的現象,因此中國出現了超額儲蓄的問題。

祝寶良進一步指出,在需求不足的同時,製造業投資增長較快,企業只能“卷價格”,企業要有兼併重組和淘汰的過程。但在該過程中,價格下跌將導致企業利潤不高。若再遭遇出口限制等問題,未來很可能出現“卷不動”的情況。

對此,祝寶良建議,政府此時應擴張政策,讓價格儘量向上擡,並進一步擴大內需;與此同時,中國企業的優勝劣汰不能完全靠退市來解決,通過兼併重組也是較好的退出方式。

此外,在祝寶良看來,我國還面臨房地產市場復甦乏力,地方債務、中小金融機構風險,以及國際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等問題所帶來的挑戰。

我國應加大宏觀政策和產業政策力度

面對經濟發展中的困難與挑戰,祝寶良認爲,我國要形成政策框架來平衡穩增長和防風險之間的關係。

在他看來,發展比防風險更重要,我國應切實增強經濟活力、防範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防止防風險防出經濟下降,產生更大風險。同時,我國應更多關注內部均衡;要發展新動能,也要穩住傳統經濟動能。

在上述思路之下,祝寶良認爲,財政政策應更加寬鬆並調整支出結構,要將財政支出結構更多轉向民生、就業、消費領域。同時貨幣政策與之配合,通過適當降息、降准以解決流動性問題,這不僅可以緩解企業資金問題,還將提升房地產市場需求。

此外,在產業政策方面,祝寶良進一步建議,供給端政策除了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之外,還要推動企業快一點兼併重組;需求端政策則還需要想辦法擴大消費、投資的相關需求,同時穩住出口。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姜樊 編輯 陳莉 校對 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