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曲家、指揮家譚盾接受《環球時報》採訪:大自然音樂讓我牢記“來自哪裡”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徐劉劉】編者的話:前不久,在第二十七屆北京國際音樂節開幕音樂會上,作曲家、指揮家譚盾攜手琵琶演奏家趙聰、嗩吶演奏家劉雯雯、小提琴家陸威、大提琴家王健,聯袂中國交響樂團,共同在國家大劇院獻上《百鳥朝鳳 中西齊鳴 譚盾執棒中國交響樂團特別音樂會》。隨着音樂廳燈光漸暗,譚盾創作的《北京中軸龍脈之鐘》緩緩響起,爲整場音樂會拉開了序幕。它以中國古老的聲音符號“鐘聲”爲線索,展現了北京中軸線的歷史底蘊和當代中國的文化自信。譚盾創作的多首曲目,跨越了古典音樂、多媒體表演以及東西方傳統的界限,在世界音樂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音樂是世界的大使,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類型的人可以共享的最好語言,” 譚盾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世界現在需要和平、友誼和對話。我很高興能分享自然的聲音、和平的聲音和友誼的聲音”。

連接過去與未來

選擇此次音樂會曲目的時候,譚盾和團隊都想尋找能夠連接世界上每個人的“橋樑”,它可能是“某句古語”或者“某個平臺”,它也會連接上世界的過去與未來。但是譚盾最終決定轉向鳥兒的音樂,“正如達·芬奇所說,鳥類是我們未來的倒影,是我們靈魂的鏡子,也是我們今天和明天的鏡子。”於是,《百鳥朝鳳》和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鳥》中的鳥類被引入,“這可以將中國古代關於鳳凰的文化以及帕薩卡利亞里面的鳥類錄音,還有火鳥都聯繫起來”。譚盾對《環球時報》記者說。

中國民族音樂作品《百鳥朝鳳》展現了傳統音樂中的澎湃能量。這首原名《十樣景》的中原傳統吹打合奏曲,通過音樂模仿布穀鳥、鷓鴣、燕子、畫眉、百靈等鳥類的叫聲,營造出喜慶的氛圍,常出現在傳統婚禮場合中。經作曲家關峽改編,《百鳥朝鳳》以嗩吶協奏曲的形式,將高亢的嗩吶與交響樂團融合,保留了音樂中強烈的感情與色彩。

音樂會上,譚盾與“90後”嗩吶演奏家劉雯雯合作演出《百鳥朝鳳》。這版《百鳥朝鳳》是中國傳統音樂的當代化、國際化的全新表達,也是東西方音樂文化的互融。“在這首作品中,不管是在嗩吶這些樂器本身的演奏技術上,還是音樂內涵上,都是極具含金量的。”劉雯雯說。作爲劉氏嗩吶第13代傳人,劉雯雯的演奏張力十足,嗩吶的樂音彷彿有氣吞山河之勢。尤其是其現場長達近一分鐘不換氣演奏,驚人的肺活量和靈活多變的演繹令人驚歎,引發現場觀衆的熱烈掌聲。

《帕薩卡利亞:風與鳥的秘密》的首演是在2015年。當年,卡內基音樂廳委約譚盾爲美國國家青年交響樂團的中國巡演創作一首新作品。爲了實現古代與現代相結合,譚盾創作的《帕薩卡利亞:風與鳥的秘密》融合模仿鳥鳴的中國傳統樂器的錄音,並且可以在音樂家和觀衆的智能手機上播放。西方管絃樂隊配合模仿鳥兒、風和海洋的聲音,凸顯音樂家尊重人類與自然溝通的願望和對未來的樂觀態度。

聲音的“魔法師”

成爲村裡紅白喜事的法師,一直是出生於湖南長沙絲茅衝的譚盾童年時期的夢想。“村裡的法師都很神奇,據說他們可以看到生命的所有靈魂,可以與鳥兒交談,聽到石頭與樹葉交談”。對於鄉土紅白喜事的迷戀,給予譚盾豐富的創作靈感,直到現在他還能清晰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那些鄉下的法師拿酒一噴,火焰就在他手裡打轉轉,然後他說跟我來,我聽到了未來;跟我去,我聽到了過去。”

當然,對於兒時的譚盾,成爲法師還有一個誘惑,“每次法事之後,你可以得到一碗麪條”。“對於當時的我來說,這是多麼偉大的事情,我對自己說,我一定要像他一樣,每次演出之後賺一碗麪,”譚盾回憶道。

大自然一直是交響樂的一部分,這些音樂總是讓譚盾牢記“我來自哪裡”。“無論走到多遠,你就像那個風箏一樣,那根線就是你兒時的記憶、父老鄉親,還有家鄉的聲音。”譚盾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我一直想爲中國的傳統音樂開闢充滿各種自然聲音的偉大領域。古典音樂是如此引人入勝,因爲它連接着古老的過去和未來”。

創作民歌時,譚盾立刻變身鄉村音樂家,他可以用能找到的任何東西來演奏:鍋碗瓢盆,甚至農具。他的即興創作和利用手頭任何東西創作音樂的天賦在其作品中顯而易見。水碗、宣紙、石頭等都可以用來表達他對音樂的想象力。

對話貝多芬

1973年,美國費城交響樂團完成了歷史性的首次中國巡演。他們演奏的音樂不僅被北京數千名觀衆聽到,而且通過全國各地的廣播,被數百萬人欣賞到。

那時的譚盾下田插秧,地裡螞蟥很多,他正在除螞蟥,村頭大喇叭裡突然響起他從未聽過的雄渾有力的音樂,喇叭裡的播音員說,美國費城交響樂團來華訪問,他們演奏的是貝多芬的《命運》。譚盾說,這是自己第一次聽到“交響樂”,費城的交響樂就像銀色的光芒一樣,照耀着未來。“非常震撼,怎麼產生這麼大的聲音?如此多的樂器,可以演奏得如此整齊。於是,我立志,要當貝多芬,要學習交響樂”。

爲達成這一心願,譚盾必須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雖然競爭非常激烈,但他最終被成功錄取。畢業後,譚盾獲得去紐約進一步學習音樂的機會。之後,他接受費城交響樂團的工作邀請,成爲其中的一員。

2024年9月,在貝多芬首演《第九交響曲》200年後,譚盾在貝多芬的家鄉波恩指揮了他的作品《合唱協奏曲:第九》,在現代都市生活的聲音中重新發現貝多芬的音樂。他將曾經的作品《九》擴展爲三個樂章,分別名爲《九》《酒》《久》,將中文文本與弗里德里希·席勒《歡樂頌》的歌詞並置。

雖然在跟200年前的貝多芬對話,但譚盾認爲自己只是一個農民,並不是一個偉大的指揮家和作曲家。“我也並沒有覺得貝多芬是一個聖人,貝多芬就是從泥土裡面出來的,他所有的東西就在空氣裡,就在水裡,就在風裡,所以那纔是我自己修行的目標”。

在譚盾眼裡,音樂就像一條河流,我們都是這個河流裡面的一滴水。“這個河流是由無限的古老的音樂和古老的樂器組成,每一件樂器的後面都有一個故事。故事要是斷了,樂器要是消失了,歷史就斷了。這就是爲什麼我認爲把傳統樂器帶入生活,並演奏古代音樂總是非常重要”。

世界一直在變化,譚盾非常看重與年輕人的交流,“創造新的語言,表達年輕人的心態,瞭解他們夢想什麼,他們想做什麼,纔可以讓你真正永遠站到一個世界的舞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