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家中的孩子! 調查: 全臺1/3童有精神疾患想自殺
正值暑假期間,不少家庭因爲爸爸媽媽要「拚經濟」、工作上班忙翻了,孩子卻只能孤伶伶留在家中。臺灣第一個全國性兒童精神疾患研究發現,全臺有近1/3兒童有精神疾患需要專業評估、協助,高達3.1%的孩子有過自殺的念頭,初估每10萬名孩童就有3100名想自殺。
▲全臺有近1/3兒童有精神疾患需要專業評估、協助,高達3.1%的孩子有過自殺的念頭(示意圖/記者周宸亙攝)
家長們往往只注意到孩子的生理健康,卻疏忽了孩子的心裡健康亮起紅燈,根據衛生福利部委託臺灣大學醫學院精神科教授高淑芬表示,進行全國性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中欲找出可能影響兒童青少年的神經發展、及精神疾病。
包含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對立反抗症、行爲規範障礙症、自閉症、情感性疾患(持續性憂鬱症、憂鬱症)、焦慮症、特定畏懼症、飲食障礙、睡眠障礙等。上述的疾患受到孩子心理、個人、環境、家庭之危險因子的影響。
孩子的精神疾病會影響發展、情緒和行爲呈現,這項研究是根據城鄉區域選出臺灣35所學校,遍佈全臺15個縣市,總共4334位學童。研究中發現,來自都市化程度高、平均收入較低的家庭的孩子,比較容易出現自殺意念、自殺計劃,甚至連罹患憂鬱症的比例也提高。
爲什麼這樣的孩子較易出現憂鬱症呢?因爲家長們爲了賺錢,陪伴時間少,讓孩子產生相奪剝奪感。和來自經濟富裕家庭的孩子相比,他們過得更辛苦。
▲家長若是疏於陪伴,恐使得孩子們心理生病,「對未來人生造成更大破壞」。(圖/達志/示意圖)
專家建議,在多元、高壓的現代社會,爸媽們若是疏於陪伴,親子相處時間減少,孩童內心恐會產生更多矛盾、造成情緒不穩定、使得孩子們心理生病,「對未來人生造成更大破壞」。
「如果生病了,就要看醫生」,面對生病的孩童,應該儘早就醫,看精神科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可怕的是因爲「不瞭解、不認識」相伴而來的污名。家長、老師必須正視心理疾病對孩童的影響,才能即使給予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