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查德挖油股權爭議!經長首度表態 「海南華信非黨政軍背景」
▲針對中油在非洲查德奧瑞油田礦區股權移轉調查案,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中油內部調查報告詳列經手關係人,主要爲退休高層、派駐非洲查德的員工,以及公司內經手公文的員工與主管,上月已將調查報告呈送檢調進一步追查。(圖/記者湯興漢攝)
文/林淑慧
臺灣中油於非洲查德探勘有成,不過,外界質疑與華信能源在非洲查德礦場的股權移轉案,經濟部長王美花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時首度透露,海南華信國際投控爲多角化經營的公司,並不具有大陸黨政軍背景,在商業合約同意中油當開發人具有效力,中油主導權無虞。
臺灣中油公司在非洲查德奧瑞油田礦區經營權,備受朝野立委關注,臺灣中油內部調查報告詳列查德礦區股權移轉洽談,以及簽約過程中的經手關係人,主要爲退休高層、派駐非洲查德的員工,以及公司內經手公文的員工與主管,經濟部上月已將中油政風調查報告呈送檢調進一步追查。
▲臺灣中油公司在非洲查德礦區發現重大油藏。(圖/中油提供)
依據中油報告,非洲查德礦區共有三名股東持有股權,臺灣中油擁有35%股權、查德政府持有股份爲30%、海南華信國際投控亦有35%股權。經濟部長王美花首度對外分析,中油當時與國際油公司尋求合作的主客觀因素及主張。
王美花表示,油氣探勘屬於高風險、高投資的事業,就查德礦區來說,第一口井有挖到石油,後來再持續探勘的第二口井,就沒有那麼理想,資本持續投入與政治上的風險,讓中油持續尋求國際油公司合作、共同分攤風險。
▲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非洲奧瑞油田是中油首次以「國際礦區經營人」角色主導探勘,經濟部對此案股權移轉過程採取「忠實呈現」的立場。(圖/記者湯興漢攝)
據中油報告指出,中油自2013年開始評估將礦區部分權益轉讓,其後數年陸續洽詢澳洲、亞洲等六、七家國際油公司,其中也包括海南華信國際投控;接洽的過程中,不過多數以採購量不足等因素被打回票,也有加拿大商來洽詢,但要求35%股權,且不同意中油做經營人,中油並未同意。
王美花指出,當海南華信國際投控也來洽談,也提到了讓渡一半、即35%股權,條件與先前洽詢的加拿大商相同,但華信反而是同意中油繼續當開發人,這個條件就比之前來洽詢者來得好,這些記錄都在,這是客觀的情形。
▲針對海南華信國際投控的陸資疑慮,經濟部長王美花於專訪時指出,海南華信不是黨政軍背景。(圖/記者湯興漢攝)
其次,針對海南華信國際投控的陸資疑慮,王美花指出,華信其實不是傳統的石油公司,是後來有多角化經營的經驗,「應該有認識(黨政軍),但不是不能說它是黨政軍背景」,種種因素在當時的時空環境下,「我認爲這個是要去很大關切的點。」
依據調查報告,中油詳列查德礦區股權移轉洽談及簽約過程,時間不僅橫跨藍綠執政時期,經洽詢六至七家國際公司後,最後敲定轉移給華信,雙方於2016年7月簽定合約,時任中油董事長的陳金德在2017年時也曾啓動過調查,對照同仁的說明,跟當時卷證的資料看起來差不多,主要考量爲回收部分探勘成本,並分散風險降低對公司營運造成的影響。
▲臺灣中油在非洲查德礦區探勘有成,經營開發生產的第一船原油共95萬桶,於2020年12月1日抵達臺灣。(圖/中油提供)
王美花表示,非洲奧瑞油田是中油首次以「國際礦區經營人」角色主導探勘,經濟部對此案股權移轉過程採取「忠實呈現」的立場,在沒有找到問題之前,也不能說中油同仁一定有什麼樣的弊端。臺灣中油從測勘、鑽探到開發生產,歷時15年,去年底運回95萬桶原油,已證明具備開發人的主導權,未來將複製查德成功經驗,持續拓展具潛力的礦區,實踐臺灣能源自主政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