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蟬聯北影8天第1喜劇 導演李權洋自剖6歲女兒狀況
李權洋情境喜劇「什麼都沒有雜貨店」,在今年臺北電影節首映連續8天蟬聯觀衆票選第一。記者吳致碩/攝影
「小公視」開臺首部全新兒童情境喜劇「什麼都沒有雜貨店」,在今年臺北電影節首映連續8天蟬聯觀衆票選第一,除了故事宛如兒童版「六人行」,讓小朋友共鳴,鏡頭設計也很吸眼球,導演李權洋透露雖然故事是改編兒童文學作家王宇清的同名作品,但他也因爲發現自己的6歲女兒有「討好型人格」,瞭解到同儕對孩童的重要性,所以很快就抓住觀衆的胃口。
李權洋目前育有1女,他直言從女兒身上發現小朋友最在乎的就是同儕,總是喜歡追着朋友玩,他表示經常會被女兒問到朋友間的各式問題,原以爲導演會有一番完美解答,沒想到他卻輕鬆笑稱讓孩子自由發展。只有一次女兒回到家吱吱嗚嗚,得知在學校有同學好奇私密部位,纔多花些時間瞭解,過程中他也提到好在女兒有較有主導權的好朋友,制止了讓人不舒服的狀況,這讓大人深知女兒友誼的重要性。
同儕的互動也是此劇中有趣的地方,劇中角色延伸各種性格與功能鮮明的朋友。「什麼都沒有雜貨店」一共6集,拍攝2周,過程一切順利,導演分享:「會來演戲的小朋友相對自然快樂、都很專業,每位都蠻有想法的。」讓導演印象深刻的是,一場主角阿樂衝進雜貨店的戲,沒有給臺詞和特別指示,但他卻運用環境且以1句話交代清楚自己的動機,導演直贊聰明:「他們也很在乎臺詞的邏輯性。」
回想自己年少時,雖然對很多事看起來無慾無求,但對自己事情的權威比較固執,李權洋分享3、4年級時要繳露營費,卻因爲是銅板被老師拒收,當時的他以作文題目「如果我是老師」爲題,發泄心中想對老師說的話,長大後他也透過首部短片「銅板少年」拍出成長故事。
他擅用成長曆程來創作,不過這回對「雜貨店」沒有像劇中依賴的寄託,但他提到小時候父母忙,學校成了他的避難所,他可以在學校和朋友組團體玩樂,有次還玩到爸爸找不到人,甚至被朋友的父親擔心影響功課,告誡不要再約自己的孩子玩耍。
如今新作「什麼都沒有雜貨店」在今年北影拿下好口碑,導演表示最多的回饋是「比想像中好看」,他說:「一開始有鼓勵大家可以講話走動,當自家客廳,放映過程大家也竊竊私語,說像在劇中看到自己。」他認爲兒少最重要的戰場就是,「問到小朋友最在乎的問題超級難」。
「什麼都沒有雜貨店」一共6集公視+全季上架、每週六在「小公視」平臺播出。至於第二季導演表示還在構思,理想明年寒假拍。
收看「什麼都沒有雜貨店」可至公視+:https://www.ptsplus.tv/zh/programs/de71ac26-1101-4439-8bef-09a62a220b32
朱頭皮朱約信(右起)與「什麼都沒有雜貨店」演員鄒暟沄、謝以樂、原著作家王宇清、演員胖球、斯拉、導演李權洋出席臺北電影節首映場。圖/公共電視提供
導演李權洋透露故事是改編兒童文學作家王宇清的同名作品。記者吳致碩/攝影
曾莞婷客串「什麼都沒有雜貨店」扮演小主角的媽媽。圖/公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