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復旦大學沈逸:特朗普本質上是“內向”的,“雷聲大雨點小”或比第一任期更突出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吳斌 上海報道
新官上任三把火,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初期一系列政策的“虛虛實實”成爲全球關注焦點。
在上任前,特朗普喊出了一系列豪言壯語,但上任後的政策實際上更爲剋制,關稅、俄烏衝突等問題僅給出了模糊的表態,特朗普沒有立即祭出大規模關稅,也沒有重提“24小時解決俄烏衝突”。特朗普一度揚言強買格陵蘭島,讓加拿大成爲美國第51州,收回巴拿馬運河等,但特朗普在就職演講中沒有提到格陵蘭島和加拿大,只提到了巴拿馬運河。
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沈逸近日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對於世界來說,觀察特朗普不僅需要聽其言,更重要的是觀其行,他的真實行動可能相對穩定和靠譜一些,需要從大選模式切換到執政模式。特朗普本質上是“內向”的,聚焦的是美國國內選舉,例如2026年的中期選舉,他在國際上的很多舉措實際上是爲國內政治服務。
如果其他國家能有效應對美國單邊主義,繼續堅持並推動全球一體化,朝着正確的方向前進,會掌握未來發展的主動權,全球化將出現一次變革動力的革新,更多的非西方主體將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沈逸強調,保守主義看上去像是個危機,實際上是個機會。
展望未來,特朗普誓言要美國利益優先,爲美國開闢所謂“黃金時代”,打擊“激進、腐敗的建制派”,但實際效果存疑。沈逸分析稱,“黃金時代”體現了特朗普個人風格,他習慣性使用標籤式和口號式的語言,但要實現這一目標阻力重重,“雷聲大雨點小”的現象或比第一任期更加突出,特朗普打造“星際之門”等行動的最終效果仍不明朗。
《21世紀》:特朗普的一系列保守主義政策已經初步顯現,對加拿大、墨西哥、歐盟等口頭炮轟,行動上則反反覆覆,如何應對特朗普2.0陰霾?我們是面臨一個更加保守的美國還是世界?
沈逸:應該說,世界肯定要面對一個更加保守的美國,但世界其他地方不一定更加保守。如果世界上其他國家只是對美國的政策作出防禦性的反應,不互相合作,那麼就會迎來一個更加保守的世界。如果各國加強合作,那麼保守主義將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在美國。今天美國在世界上所處的位置已經發生變化,已經不是美國怎麼樣世界就怎麼樣。
現在有些國家保守主義思潮升溫,尤其是上一輪全球化進程中發揮領頭羊作用的國家,但問題本質在於這些國家自身政治制度和政府治理的失能,關稅是一個錯誤的解決方案。在全球化發展的過程中,一些國家的紅利分配出了問題,民衆遷怒於全球化,發達國家內部出現了反全球化的思潮,但這並不意味着全球化到了需要逆轉或者變革的時候。從生產經營理論看,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仍將繼續。
《21世紀》:包括歐洲、日韓等在內的不少國家都共同面臨特朗普2.0衝擊,未來能在哪些方面加強合作?蘊含哪些新的機遇?
沈逸:如果其他國家能有效應對美國單邊主義,繼續堅持並且推動全球一體化,朝着正確的方向前進,會掌握未來發展的主動權,全球化將出現一次變革動力的革新,更多的非西方主體將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保守主義看上去像是個危機,但實際上是個機會。從西方國家的整體國家利益和長期利益看,從經濟影響力看,保守的對外戰略和外交政策可能相當於拱手讓出領導權,發達國家並不能真正隔離於世界市場之外。
《21世紀》:半導體設備是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技術的重要基礎設施,也是大國博弈的關鍵節點。美國的保護主義政策有哪些影響?中國如何搶佔科技高點?
沈逸:特朗普的半導體政策還沒有完全清晰,此前美國的“小院高牆”策略本質上就是把全世界重新趨向於封閉化,然後讓少數國家主導產業發展,把半導體變成計劃性產品,在全球進行分級銷售,這套戰略是賭中國在先進製程半導體上不能取得實質性突破,一旦突破之後,中國生產出的產品可能向全球敞開供應,西方國家半導體產業在全球市場中的份額和比較優勢會遭到決定性的衝擊。
美國在先進製程芯片上還有一些優勢,但先進製程在半導體產業中佔據的份額、真實影響力其實沒有那麼大。消費電子產品對先進製程芯片的需求較高,但中國市場的需求至關重要。此外,中國的成熟製程芯片已經崛起,先進製程芯片也在發展中,這給中國帶來一個機會,國產芯片能夠讓受限國家多了一種選擇,中國可以提供更加安全、穩定、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保守主義會讓美國半導體產業更快失去市場份額。
《21世紀》:荷蘭首相斯霍夫在達沃斯論壇上表示,在光刻機巨頭ASML的對華出口問題上,荷蘭政府自行決定如何實施出口管制政策至關重要。如何看待光刻機問題上荷蘭的微妙態度?
沈逸:此前拜登政府能夠把ASML有效地協調進來,是因爲在國際多邊主義合作中,拜登政府和荷蘭政府還有很多共同語言可以談,特朗普能拿什麼去協調?關稅威脅、制裁解決不了問題。ASML生產出的光刻機仍需要巨大的中國市場去消化,中國生產出的芯片成本更低,更具性價比。
光刻機這個問題需要解決,解決之後誰最頭疼?荷蘭光刻機巨頭ASML。當中國的能力達到一定階段之後,整個封鎖可能會瓦解。如果中國造出了光刻機,在性能上可能一開始不能和ASML完全比肩,但落後幅度可能有限,性價比或更高。如果ASML遭遇激烈競爭,遇到經營困難的時候美國會補貼ASML嗎?這要打上大大的問號,所以ASML表態不會完全按照美國的要求去做。
《21世紀》:2021年1月的“國會山騷亂”事件震驚全美。彼時很少有人料到,四年後特朗普會捲土重來。一些觀點認爲高通脹下底層民衆的不滿是特朗普東山再起的關鍵原因,你怎麼看?特朗普成爲美國第二位非連續執政的總統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
沈逸:深層次的原因是美國國內製度、治理體系的結構性失敗。美國民衆的生活和宏觀經濟數據長期出現脫節發展,巨大的通貨膨脹和特定羣體的生活壓力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不滿情緒。在競選過程中,民主黨明顯有策略錯誤,忽視了美國民衆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沒有拿出可以和特朗普媲美的口號,沒有迴應底層美國老百姓的樸素訴求。特朗普獲得勝利受到多重因素影響,民衆對拜登政府的不滿是獲勝的最重要原因。
《21世紀》:美國政治極化現象愈發加劇,驢象兩黨激烈博弈,特朗普撤銷近80項拜登政府的行政命令。政治極化現象會如何影響美國和世界?特朗普能否爲美國開闢他所謂的“黃金時代”?
沈逸:“黃金時代”體現了特朗普個人風格,他習慣性使用標籤式和口號式的語言,但要實現這一目標阻力重重。政治極化成爲美國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一個顯著特點,美國國內的民意撕裂變得越來越明顯。美國政府在推行重大領域有爭議性目標的效率會因爲政治極化而顯著下降。在全球範圍內,各國民衆的對賬,美國民衆發佈表達不滿意見的視頻,也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美國內部撕裂非常嚴重,這也會給全球治理、國際秩序帶來負面衝擊。
《21世紀》:特朗普打破了一系列常規,揚言強買格陵蘭島,讓加拿大成爲美國第51州,收回巴拿馬運河等。這些驚人言論分別有哪些現實考量?更多隻是“口嗨”?
沈逸:特朗普在就職演講中沒有提到格陵蘭島和加拿大,只提到了巴拿馬運河。對於世界來說,觀察特朗普不僅需要聽其言,更重要的是觀其行,他的真實行動可能相對穩定和靠譜一些,需要從大選模式切換到執政模式。在開疆拓土等領域,更多可以理解成特朗普頭腦發熱,在某種特定情景下提出的一些想法,但真正操作起來會遵循非常典型的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等方法。比如他優先選擇巴拿馬運河下手,用某種形式去展示美國的影響力,然後再慢慢通過各種方式升級,完善相應的政策工具,達成領土、資源、政治等目標。
《21世紀》:特朗普2.0的很多政策在1.0時代也有過,減稅等政策類似,特朗普2.0和1.0會有哪些區別?能否有實質性進展?
沈逸:總體策略沒有顯著變化。在有望成功的事情上,特朗普的政策力度會比第一任期大很多,最經典的是非法移民問題,特朗普直接就硬上了,派軍隊、修牆等行動層出不窮,動作比第一任期要連貫得多。在關稅問題上,特朗普的口號已經賺到選票了,在任上這些政策可能影響美國民衆生活,影響支持率,該放棄關稅政策的時候他不會猶豫。
特朗普核心減稅政策可能會讓聯邦收入減少,他希望把關稅當成一個替代性的徵稅計劃,關稅其實是對美國消費者間接徵稅,減直接稅,增加間接稅,但問題是美國消費者生活水平也會受到影響,所以特朗普的措辭很謹慎。
特朗普2.0能否做出比1.0時期大得多的成績仍然存疑,雷聲大雨點小的現象或比第一任期更加突出,特朗普打造“星際之門”等行動的最終效果仍不明朗。但確定的是,如果有能帶來短期收益的事情,他一定會先做,例如他不顧爭議賺到了發幣的收益,顯著體現了“商人”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