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聯合國前副秘書長索爾海姆:非洲國家爲何看好中非合作?如何學習中國現代化經驗?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鄭青亭、實習生易羽佳 北京報道

“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比很多非洲國家還要貧困,我清晰地記得我在1994年首次訪華時看到的情景。但隨着中國成功開始農業改革,並在隨後推動出口導向型的工業政策,很快大幅提高勞動生產力,走上了高增長的軌道。”聯合國前副秘書長兼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裡克·索爾海姆(Eric Solheim)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他表示,由於政治體制、發展經歷以及市場差異的不同,非洲國家無法完全複製中國,但是卻可以在很多方面借鑑中國的經驗,特別是在發展與減貧、綠色轉型、農業改革和工業化發展方面。他表示,中方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提出,要開展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十大夥伴行動對非洲國家來說是“一項非常積極的信號”。

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於9月4日至6日在北京舉行,峰會通過《關於共築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北京宣言》《中非合作論壇—北京行動計劃(2025-2027)》。

談及中國的對非政策,他認爲,中國與西方國家的做法有很大不同。首先,中國把非洲看作自己的發展夥伴,以平等相待的理念處理中非關係,而西方國家常常把非洲當作遏制中國影響力的棋子。其次,中國在同非洲分享發展理念的時候,不會對非洲指手畫腳,而是尊重這些國家的自主選擇,因此,獲得了非洲國家的信任和感謝。

《21世紀》:你從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獲得了哪些重要收穫?你對中國對非洲的新政策有何評論?

索爾海姆:本屆中非合作論壇峰會無疑是一次盛會,很多非洲國家派出了最高級別的代表團,這些都釋放出了中非進一步加強合作的重要信號。中方發佈了對非合作的新主張和新舉措,包括未來3年的資金支持。當前,人們普遍認爲非洲日益面臨缺少投資的困境,因此,中國的資金支持必將爲非洲大陸注入強勁的信心與動力。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投資方向更加側重於綠色和數字領域,這是意義非常重大的。非洲大陸蘊藏巨大發展潛力,許多國家有機會通過綠色能源實現跨越式發展。當前,非洲的能源評分普遍較低,很多地方電力供應嚴重匱乏,因此,這種對綠色領域的關注非常有益。

中方還承諾在非洲實施30個基礎設施聯通項目,打造陸海聯動、協同發展的中非互聯互通網絡,並同非方打造產業合作增長圈,着力建設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與此同時,中國還表示要實施1000個“小而美”民生項目,鼓勵中非企業“雙向奔赴”投資創業,爲非洲創造不少於100萬個就業崗位。這些方案不僅將鞏固中非良好的合作基礎,還爲雙方開闢了更廣闊的合作空間。此外,中國還宣佈給予(包括33個非洲國家在內的所有同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零關稅待遇,同它們分享中國大市場的紅利。中國是實施這一舉措的首個發展中大國和世界主要經濟體,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其他國家也應該面向這些最不發達國家開放市場。

《21世紀》:如你所說,幾乎所有非洲國家都派出了高級別代表團參加本屆峰會。你怎麼看他們對本屆峰會高度重視的原因?

索爾海姆:首先,中國是非洲最大貿易伙伴,然後才輪到美國,因此,中非有密切的經濟利益和廣闊的合作前景。其次,中國把非洲看作自己的發展夥伴,以平等相待的理念處理中非關係,受到非洲國家的熱烈歡迎。與中國不同的是,歐美常常把非洲當作地緣政治棋局上的“小兵”,試圖遏制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事實上,沒有一個非洲國家想成爲棋子,它們希望主宰自己的命運,不希望被迫在中美之間選邊站。第三,中國樂於同非洲分享自己的發展經驗,但不會頤指氣使地對非洲說教,不會強迫非洲做這個做那個。非洲流行一句話,“西方人來了,給我們一些說教;中國人來了,給我們建醫院、修路造橋。”因此,非洲國家領導人顯然是樂於同中國開展更多合作的。

《21世紀》:你如何評價中非合作論壇機制在推動中非經貿合作中的作用?

索爾海姆:這個機制爲中非深化各領域合作注入了強勁動力。中非合作論壇機制有高官會、部長級會議和領導人峰會,就各領域合作制定出詳細規劃。不僅如此,在歷屆峰會期間,中國和非洲國家領導人還會舉行雙邊會見,爲中非深化合作提供了絕佳機會。此外,中國國家領導人還定期出訪非洲不同地區,以深化中非傳統友誼與互信,這些高層訪問對於中非加強了解、深化合作、凝聚共識發揮了重要作用。

《21世紀》:一些西方政客和媒體指責中國在非洲設置債務陷阱或使用“殖民”工具。你如何看待這種說法?總體來看,中國在非洲的投資對非洲經濟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索爾海姆:對非洲國家來說,債務負擔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問題,需要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及中國等各方共同努力來解決。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但所謂“債務陷阱”的說法是一種粗暴且片面的政治宣傳,完全沒有道理。實際上,非洲國家同發達國家的債務要遠遠多於同中國的債務。事實表明,中國在減輕非洲債務負擔方面展現出了積極的姿態,並採取了切實的行動。

《21世紀》:中方提出,中非要攜手推進“六個現代化”。在你看來,中國可以如何用自己的現代化經驗幫助非洲?

索爾海姆:如果以中國和非洲的歷史來看,它們之間的差異非常顯著,這意味着非洲不能簡單地複製中國的模式。中國的治理體系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的孔子時代,甚至可能更早。因此,非洲無法成爲中國的複製品,但可以借鑑中國的發展經驗,尤其是在發展和減貧方面。中國近幾十年來一直堅定不移地將減貧作爲工作重點,致力於讓每一箇中國人擺脫貧困,包括偏遠地區的人。非洲還可以從中國市場監管與改革開放並行的經驗中吸取靈感。

同時,非洲還可以效仿中國對綠色增長的堅定追求——如今,中國已經成功打贏了污染防治戰,同時在太陽能、風能、水電和電池等綠色技術方面成爲世界的領頭羊。非洲應深刻理解,發展與環境保護並非二選一的問題,兩者是可以兼顧的。正如中國所說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此外,非洲還可以借鑑中國經濟騰飛的經驗。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比很多非洲國家還要貧困,我清晰地記得我在1994年首次訪華時看到的情景。但隨着中國成功開始農業改革,並在隨後推動出口導向型的工業政策,很快大幅提高勞動生產力,走上了高增長的軌道。不過,雖然非洲與中國的人口規模相近,大約都是14億人,但中國是單一市場,而非洲卻有54個國家。在中國,在廣東生產的產品可以遠銷黑龍江,但這在非洲大陸是很難實現的,因此,如何實現內部市場的整合,降低和減少各種壁壘,大幅降低交易成本,是非洲可以向中國取經的。

《21世紀》:鑑於非洲聯盟被接納爲二十國集團正式成員,非洲國家在金磚國家中佔據三個席位,你對非洲在全球舞臺上日益增強的影響力有何評論?這將如何有利於非洲的經濟增長?

索爾海姆:非洲政治影響力的提升至關重要,非洲應該把前途和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而不是淪爲其他國家的棋子。因此,非洲國家領導人應當在聯合國、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等平臺上發出更響亮的聲音,爲捍衛非洲國家的利益積極發聲。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南非等非洲大國,憑藉其相對更大的經濟體量和更強的治理能力,應當爲非洲國家政治影響力的提升發揮更大作用。

雖然非洲的發展仍然滯後,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大陸,遠遠落後於亞洲和歐洲,但非洲正在變得更強大,將能在公平貿易體系中創造更多需求,吸引更多投資,從而促進非洲的發展。此外,更強大的非洲將更有能力避免戰爭與衝突,實現長久的和平與穩定。當前,非洲部分地區正遭受戰爭的摧殘,而一個強大的非洲將更有效地解決此類衝突。同時,我們也應看到非洲內部存在的巨大差異。一些國家因資源匱乏、經濟落後而陷入困境,人口快速增長卻缺乏就業機會,發展前景堪憂。強大的非洲將能夠爲這些國家提供必要的支持與幫助。此外,強大的非洲可以告訴世界,“我們願意與其他地區攜手合作,共同推動非洲的繁榮與發展,但你們必須尊重非洲的意願與選擇,不要干涉我們的選擇。”

《21世紀》:2021年,中國與53個非洲國家和非洲聯盟委員會共同通過了《中非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宣言》。你對中國增加對非洲清潔能源投資的承諾有何評論?雙方如何更好地合作,縮小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能源獲取差距? 非洲如何吸引更多的中國綠色投資?

索爾海姆:對於非洲而言,推動綠色能源的發展不僅是應對氣候變化與環境挑戰的重要舉措,更是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一環。非洲國家普遍依賴石油進口,這無疑給國家財政帶來了沉重負擔。然而,非洲擁有豐富的可再生能源資源,包括太陽能、風能、水能等。如果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國內資源,將能夠節省大量資金,爲教育、醫療、基礎設施建設等關鍵領域注入更多資金。

中國在綠色能源領域擁有世界領先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特別是在太陽能和水力發電方面。因此,沒有其他國家能像中國一樣,有能力幫助非洲實現綠色能源轉型,這將推動非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我們鼓勵中國在非洲的投資,特別是那些能夠促進非洲本地就業項目,因爲非洲大陸需要更多工作崗位。我們希望中國企業能夠“在非洲爲非洲”或“在非洲爲世界”,推動更多風能、光能、水能項目在非洲市場的本地化生產,實現互利共贏的合作局面。但爲了吸引外資,非洲國家需要確保經濟體系的穩定運行,特別是健全的法律框架和對保護外資的堅定承諾,這樣才能讓投資者安心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