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明盲舞者同臺跳舞 開啓內在視野的想像力
國家兩廳院主辦2023新點子實驗場,邀請編舞家張可揚帶來全新作品《在大道與廣場之間遇到一頭大象》,將透過視障舞者、明眼舞者共創「非視覺舞蹈」,共同挑戰若無法「看見」,舞蹈可以如何被感知與理解。(鄧博仁攝)
當觀衆走進《在大道與廣場之間遇到一頭大象》演出現場,第一時間就將開啓視覺之外的感官能力,例如舞臺的地板設置會發出聲響,裝置物件除了象徵「瞎子摸象」的那頭大象之外,也象徵每個人行進路上的障礙與指引。(鄧博仁攝)
編舞家張可揚自2021年製作舞蹈口述影像而與不同的視障夥伴工作後,受到他們對視覺以外的感官認知能力的啓發,開始致力於「非視覺編舞」的創作脈絡,張可揚期望觀衆能透過此脈絡爲舞蹈創造另一種可能,讓各個感官的使用率得以調配的更平均。
新生代編舞家張可揚全新舞作《在大道與廣場之間遇到一頭大象》,舞者包括3位舞者與3位視障朋友,同臺演出,在舞臺上顛覆自身原本習慣的感知,一起探索真實。(鄧博仁攝)
一隻大象究竟是什麼模樣?當真是如同眼前所見,看得見的就是真的嗎?新生代編舞家張可揚全新舞作《在大道與廣場之間遇到一頭大象》,舞者包括3位舞者與3位視障朋友,同臺演出,在舞臺上顛覆自身原本習慣的感知,一起探索真實。
張可揚表示,他一直期許表演可以有更多元的模樣,在一次的工作坊裡,透過視障朋友分享他們所體會到的舞蹈內容,他受到很大的啓發,「他們的肢體表達很豐富,也很能傳達不同的情緒,讓我覺得可以有發展作品的可能。」
張可揚出生於1990年,畢業於臺大地質科學系、北藝大舞蹈研究所舞蹈創作組。他自國中開始接觸街舞而愛上舞蹈,並表示在舞蹈世界裡能獲得自由的感覺。
舞作名稱《在大道與廣場之間遇到一頭大象》的「廣場」與「大道」,指的是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與凱達格蘭大道,也是歷史上許多抗爭與社會運動的發生地,而「盲人摸象」的比喻,也說明這些社會運動的場地在不同的時間點,其實也有不同的樣貌,而即便終點相同,其中參與的每個人所看到事件面相、動機、方法也不盡相同。
作品在劇場空間的使用也很顛覆,場地在臺北國家戲劇院的實驗劇場,但舞臺區域和觀衆席的方位,和以往大不相同,劇場的場地空間感覺變大了,觀衆的視角也被拉寬了。
張可揚表示,這次和六位演出者的工作也很特別,「有時我們做一個動作,很難說明清楚動作的呈現方式、怎麼發生,但我們必須讓視障朋友知道編排的動作內容,語言不一定能完整表達,有時會透過觸碰身體理解,一起感受方位與運動的方向。」
舞臺上有泡泡紙鋪成的步道,這對參與演出的視障舞者,也是一個方位的提醒,還有風管、三角錐等物件。張可揚表示,舞作裡也運用了柏拉圖的洞穴寓言,「一開始觀衆進場時就能感受到空間的黑暗度,就像洞穴寓言,洞穴裡的人不相信洞穴裡的真實情況,而在外面寬廣世界的人,也不一定能看見很亮的東西。」
張可揚表示,作品裡的故事情境,身體有如一面牆,而關於大象的想像,物件水管像是鼻子、叉子像是象牙,「每個人都只能碰觸到大象的局部,但這些局部可以是一個線索,推敲出舞臺上的位置,成爲一個大的主題,大象可能是一種對自由的想像,也可能是大家對威權的排斥。」演出即日起至18日在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