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共議大運河文旅融合發展:挖掘沿線城市特色文化,活化利用運河文化遺產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莎 北京報道今年是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10週年,2024年6月5日,大運河文旅融合發展研討會在中國文物交流中心舉辦。
原文化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楊志今在致辭中指出,十年來,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和活化利用,形成了一批值得研究總結的典型經驗做法,發揮了賦能城市更新、產業轉型、生態治理等重要作用,推動運河文化遺產不斷融入當代生活,打造了不少具有代表性的區域文化消費品牌,在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商業史學會中國大運河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劉士林在主旨演講中指出,打造更加多彩、優美和璀璨的“文化運河”,把歷史文化遺產變成豐富人民精神生活、培養人民高尚情操、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形成改造現實世界的精神力量,應成爲未來十年的重點任務。
就此,劉士林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在精神詮釋上要更加關注細節;二是在活化利用中要堅持融入城鄉現代化進程,加強文物和文化遺產的研究和闡釋,並廣泛運用於城市更新和歷史風貌街區保護;三是面對矛盾競爭時要注重吸收借鑑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經驗,深入研究和構建有利於不同城市優勢互補和相互促進的政策和體制機制,形成具有突出意義、重要影響、重大主題的傳承展示集羣。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傳媒與輿情研究所所長郭萬超指出,大運河作爲世界文化遺產,不但是具有統一內涵的超級文化IP,還是多種獨特文化的複合體。可以把大運河沿線城市特色文化挖掘、打造、傳播,作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重要戰略。
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學城市文化傳播中心首席專家王國偉提出,大運河沿途城市水岸關係緊密,互動頻繁,要建立有指導性、有約束力的開發建設規則。
對此,王國偉提出三方面建議,一是各地要科學、理性地評估,避免盲目開發、重複建設,避免文化定位不清晰、文化層級不高、經濟效益弱等問題;二是對規劃要有控制,不要廉價濫用揮霍資源,造成浪費和二次傷害;三是科學保護與利用開發要同步,杜絕破壞性開發;四是大運河文旅開發應進入當代消費模式,要重視滿足消費者(特別是年輕消費者)的體驗、舒適與美好想象的需求,空間、業態的服務品質需要全面提質。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家治理教研部副主任李江濤指出,大運河文化帶的文物功能在現階段仍未得到充分展現。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探索大運河文化在新發展階段的路徑和模式,推動大運河文物旅遊景區的高質量建設和發展,成爲實現“兩個結合”的有效抓手。
上海交通大學設計研究總院副院長、城鄉融合設計研究院院長孫洪剛指出,以市場化的手段把大運河和大運河沿線衆多的文物資源盤活,並與大運河周邊腹地相結合,可以放大項目效益,助力鄉村振興。
浙江省新型重點專業智庫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副研究員李燕表示,推進大運河文旅融合,一是要加強運河文化挖掘、闡釋與傳播;二是大運河文旅融合要與城市發展結合,強化運河的生態、文化、旅遊、休閒、商貿、居住“六大功能”,利用好運河文化遺產;三是要鼓勵社會參與,構建文旅融合社會複合主體,形成政府部門、市場機構、社會組織、普通公衆四方合力。
孫洪剛認爲,“大運河沿線遊”項目的創立,既可以嘗試“市場+政府”相結合的方式,向國內外講好大運河文化及沿岸文物歷史故事,更好地促進大運河的保護與發展;又可以嘗試以文旅標準,推動鄉村振興的高質量發展,同時爲文物主題遊徑創造和擴大觀衆羣,刺激並帶動大運河沿線區域的全面發展;同時,文化、生態、經濟三大效益結合,力爭形成品牌,打造“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國家級城鄉融合的旅遊項目,積極謀劃和申報國家重大工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