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4年後,雪莉再上熱搜:這樣養女孩,註定是個悲劇
有“討好者”心態的孩子,一直在委屈自己成全別人,從未獲得真正的快樂。
父母一定要多肯定和鼓勵孩子,引導他們遵循內心真實想法去生活,賦予他們做自己的底氣。
作者 | 土豆媽前幾天,無意間刷到了韓國女星崔雪莉的熱搜。
自殺4年後,她的遺作《致真理》首次上線。
這個總是面帶微笑的女孩,在採訪中坦露了自己最真實的心聲,也是最痛苦的一面。
作爲媽媽,真的是越看越揪心。
她的悲劇,也讓我深刻地意識到:
家有女兒,千萬別讓她養成“討好者”心態。
雪莉是一個沒能在愛裡長大的女孩。
在她7歲那年,爸媽就離婚了,雪莉和哥哥弟弟3人跟着媽媽獨自生活。
爲了生計,媽媽幾乎沒有時間陪她。
而對於爸爸,她的記憶也很模糊,腦海中只能想起爸爸總是側躺着玩手機的畫面。
她印象很深的童年經歷,是爸爸的同事送給她一個芭比娃娃的套裝,她把頭和手拆了,還將娃娃塗成了紅色。
爲此母親懲罰了她,並且從此之後再也沒給她買過芭比娃娃。
因爲害怕被拋棄,害怕失去愛,所以她努力化身完美聽話的小孩,去討好自己的媽媽。
她不喜歡綠色,但媽媽喜歡,於是她告訴所有人,自己最喜歡的是綠色。
從小到大,她都對媽媽言聽計從。
哪怕成爲了頂流愛豆,每月也會把所有收入交給媽媽,自己想要生活費還得打申請才能拿到。
在紀錄片裡,她這樣形容自己與媽媽的關係:
就像是雙胞胎或者二重身。
在媽媽那裡,她掩藏了真正的自我,因爲怕自己做錯事情媽媽就會離開。
(雪莉的日記)
再加上愛豆的身份,讓她不得不時刻帶上“面具”,看人臉色,僞裝自己,裝作開朗自信的樣子。
後來,她甚至變成了一個沒辦法不笑的人,這已經成爲了她的肌肉記憶。
她總是習慣性自責,把所有的問題都歸咎於自己。
朋友被自己牽連,她會特別內疚;
被惡意中傷,她也覺得都是自己的錯;
想起訴造謠者,可得知對方還是在校學生,她又害怕別人因爲她而成爲有前科的人,最後選擇了原諒。
提及過往,她忍不住想要流淚,可還是會問導演“我能哭嗎”,因爲害怕把採訪搞砸......
她處處爲他人考慮,卻把尖刀對準了自己。
最後,在不停地自我貶低和自我攻擊中,她患上了抑鬱,走向了絕路。
作家劉娜曾說:
一個女孩若是從小就習慣了討好和迎合,她的後半生多半也會很悲慘。
身邊有個朋友,也是典型的“討好人格”。
有一次暑假,她早早就訂好了出去玩的機票和酒店,可舅媽卻想讓她給讀初中的侄女補習功課。
她心裡很不樂意,可還是點頭答應了。
在她的生活中,類似的情況比比皆是:
坐車時,哪怕自己很暈車,也不敢跟司機說“別抽菸了”,或者提出“開車窗透下氣”。
去理髮店,原本她只是想把頭髮剪短一點,可理髮師稍微訴幾句苦,她便辦了一張兩千塊的會員卡。
儘管她心中有無數次想要拒絕別人,但最後到嘴邊都變成了一句“好的”。
在堅持自我和迎合他人的矛盾中,她每日糾結、內耗、痛苦不堪,最後不得不求助心理醫生。
《討好是一種病》一書中指出:
更可悲的是,討好者越是卑微,越是小心翼翼地考慮他人的感受和態度,最後越得不到認可和尊重。
就像日劇《凪的新生活》中,女主角凪每天都在察言觀色,不停地迎合他人。
替同事加班,幫同事背鍋,以爲能換來大家對她的喜歡和感激。
可結果,她反而淪爲了大家的笑柄:
就連她心裡覺得最親密的男友,也在背後否認和她的關係,和同事一起對她指指點點。
當她在辦公室裡暈了過去,也沒有一個同事過來關心,男友更是不知去向。
生活中,我們見過太多這樣的女孩了。
不會拒絕別人,不敢麻煩別人,永遠是委屈自己成全他人。
可最後呢?她們不僅在生活中吃盡苦頭,在職場上不受待見,在婚戀中也會遍體鱗傷。
這樣的女孩,活得何其憋屈和可憐。
心理學家米基·法恩說過:
討好型人格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童年創傷,是在原生家庭中沒有得到過父母“無條件的愛”。
也就是說,習慣討好的人,在父母那裡得到更多的是“有條件的愛”。
這一點我深有感觸,因爲我也曾犯過這種錯。
以前,人人都羨慕我有一個好女兒,有禮貌、性格好,學習上從來不讓心,生活上也從來不會忤逆我。
我操
我嘴上不說,心裡是得意的,覺得自己把女兒教育得很成功。
在她很小的時候,我就經常對她說:
所以她很懂得禮讓、分享,哪怕是自己很喜歡的東西,只要我一個眼神,她便能心領神會,乖乖把東西送給其他小朋友。
跟我們去商場的時候,她眼巴巴看着玩具想買,但只要我說一句“太貴了”,她就會一聲不吭地走開了,不哭也不鬧。
上學後,我總是叮囑她不要惹事,讓她一定要和同學們和睦相處。
她也確實做到了,不管是各科老師還是同學家長,都對女兒讚不絕口。
直到有段時間,我感覺女兒總是鬼鬼祟祟,好像哪裡不太對勁。
她經常放學回來很遲,晚上也總是寫作業到凌晨。
後來,她又藉口買資料,不停地問我要零花錢。
女兒的種種異常,讓我以爲她是“早戀了”。
有天下午我特地請了假,悄悄跟着女兒想一探究竟,才發現了事情的真相。
她放學晚,是爲了幫同學值日。晚上熬夜,也是替同學補作業。
爲了能和同學打成一片,她每天用自己的零花錢給同學帶早餐、買零食。
我問她爲什麼不拒絕呢,女兒支支吾吾半天才說:
“我如果不做這些,她們還會喜歡我,繼續跟我玩嗎?”
那一刻我才知道,我引以爲傲的乖女兒,不過是習慣了順從和討好。
我們常常以爲孩子是懂事、識大體,卻不知道在我們有條件的愛裡,她們的性格也會悄悄改變:
她們善解人意背後,其實都是逆來順受和委曲求全。
等她們長大了,也會把這種討好心態帶進所有關係中,最終一生也無法獲得幸福。
孩子的每一種問題,父母都需要反思和改變。
如果你的女兒也有“討好”的苗頭,該如何挽回呢?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非常溫暖的故事。
一位媽媽帶女兒去買壽司,因爲去的比較晚,店主說只剩最後一份了。
女兒看到排在身後的小男孩一臉失望,半天也捨不得離開,於是主動提出把自己的這份讓給小哥哥。
但是媽媽並沒有理會,而是繼續付款,買走了壽司。
回家路上,媽媽問女兒:
“爲什麼要把壽司讓給那個男孩?是因爲你覺得他比你更需要那份壽司嗎?”
女兒搖頭否認:
“我自己其實也很想吃......讓給小哥哥也不會真的開心。
但是我要做一個善良的女生,只有善良的女生才最美,纔會被爸爸媽媽和老師誇獎。”
媽媽蹲了下來,扶住了女兒的雙肩,鄭重其事地說了這樣一番話:
“我的女兒不需要懂事,也不需要善良。
她聰明、勇敢,可以是最厲害的小朋友,但不做最厲害的那個也沒關係。
因爲我和爸爸會永遠支持她、愛她,所有最好的都是她應該得到的,沒必要用讓給別人來換取誇獎,寶貝自己開心比別人開心更重要。”
我們常常用各種規矩和教養,把女兒往“聽話、懂事、善良”這些方向培養。
可是我們卻很少告訴女孩:
你可以不乖,可以犯錯,可以發脾氣,可以不完美。
我們愛你,是因爲我們本來就愛你,無關其他。
而你也要首先愛自己,因爲你的感受纔是最最重要的。
有心理研究表明,每一個孩子在童年期,都需要從父母身上確認一件事,那就是:無論怎樣,你都會愛我。
我想,能給女兒無條件的愛,讓她能有底氣,以任性的、活潑的、頑皮的樣子去肆意成長。
長成她本來的樣子,讓她覺得自己很好,很值得被人喜歡。
這便是我們作爲父母,能給到女兒這輩子最珍貴的禮物了。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