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天科技挑戰監管底線

紫天科技被立案調查卻未及時披露,此前年報遭問詢董事長更是拒絕實質性溝通,目前爲止公司年報問詢函依然未回覆。紫天科技的種種行爲是對監管規則的無視,作爲一家上市公司,影響極其惡劣,應該嚴厲處罰。對這樣的上市公司,投資者也應該避而遠之。

紫天科技的種種表現更像一種“擺爛”,如此把監管層的意見置若罔聞,在A股市場實屬罕見。“無所謂”的態度對上市公司聲譽產生負面影響,如果股價因此不斷走低,持股的投資者將遭受嚴重損失。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3年三季報,紫天科技的業績還是同比大幅增長狀態,2023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約1.27元。然而,2023年全年的年報則突然鉅虧,對應的歸屬淨利潤約爲-12.1億元。投資者一臉茫然,監管層及時關注,年報問詢函也隨後而至。

按常理說,在收到年報問詢函後,上市公司應該積極回覆,把監管層的疑問一一做出詳細解答。按時、翔實地回覆年報問詢函,這理應是上市公司應盡的義務,也是讓投資者充分知情的重要渠道。

出乎意料的是,紫天科技的年報問詢函遲遲未能回覆。而且,上市公司董事長還曾以個人身體不適、不負責具體回函工作等爲由拒絕實質性溝通,儼然一副不把監管規則當回事的態度。支支吾吾的態度,難免讓投資者產生質疑,上市公司是不是真的被監管層問到了核心要點無法回覆?這對於上市公司在投資者心目中的口碑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紫天科技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上市公司應該立即就被立案調查事項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畢竟立案調查屬於重大事項,可能對上市公司股價產生重大影響,上市公司必須第一時間向投資者披露公告,避免出現信息不對稱的情形。

但是,紫天科技卻遲遲未按規定進行信息披露。試問,是否存在部分投資者獲悉了立案調查的事實,同時大多數投資者並不知情的情況?如果是,就滋生了內幕交易的可能性。

整體來看,紫天科技的信息披露已經出現了重大違法違規的嫌疑,這樣不守規矩、不講原則的股票投資風險巨大,說變臉就變臉的業績更是隱藏着不確定的投資風險。正所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對於紫天科技而言,投資者還是應該保持足夠的謹慎。

利空曝出之後,紫天科技的股價大概率要迎來壓力測試,持股的投資者可能會因此遭受較大的投資損失。如果是上市公司及管理層的明顯失職行爲導致的投資者利益受損,相關責任方應承擔賠償投資者損失的責任,不能讓普通投資者遭受無妄之災,畢竟紫天科技的問題有很大概率屬於人禍。

北京商報評論員 周科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