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輯專欄》解放軍戰略東擴的歷史性進程
中共國防部2日公告臺灣四周實彈演習圖示。(新華社)
美國聯邦衆議院議長裴洛西旋風訪臺,蔡英文政府視爲臺美關係發展的歷史時刻,但從裴洛西專機抵達松山機場,北京隨即宣佈將對臺灣周邊6個海空域進行軍事演訓來看,這波實彈演習的範圍不僅逼近臺灣北中南東各重要軍港與空軍基地,劃設演訓區域更跨越傳統的海峽中線,並一舉延伸至太平洋水域,這是中共解放軍戰略東擴的歷史性進程,臺灣國防戰略所面臨的重大危機。
中共不再擔心美國反制
1999年7月9日,前總統李登輝發表「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兩岸政治定位論之後,中共軍機即藉機逼近海峽中線;2017年底以來,北京爲應對蔡政府積極開展臺美關係,中共軍機組成多型、多架次機隊,飛越宮古海峽、巴士海峽,對臺開展「繞島巡航」;從昨午12時開始,爲報復裴洛西訪臺,解放軍正式啓動新一輪環臺實彈射擊演訓。臺美關係每有重大進程,正是解放軍借勢擴張軍事戰略縱深的關鍵契機。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全球地緣戰略觀察者早已聚焦在臺海的風吹草動,各方關注誰將挑起臺海緊張情勢。令人意外的是,這波引爆中共軍方藉機發動對臺軍事演習的主要因素不是來自美國總統拜登,而是同爲民主黨的國會議長裴洛西。拜登在最新一輪中美元首電話會後就曾公開透露,美國軍方並不認爲裴洛西此時訪臺是個好主意,其中應蘊涵著白宮與五角大廈對中共解放軍可能採取激烈反應的預警判斷。
過去30年來,爲了跨越第一島鏈,走出大洋的強國戰略,中共解放軍在中國高度經濟發展的支撐下取得重要發展條件,但對兩岸最核心、最敏感的領土領海主權問題,應是有所剋制,避免直接碰撞或衝突,但在國際政局複雜多變,美臺實質關係屢屢突破之際,中共不再顧慮臺灣人民的感受,也不再擔心美國的反制,決定以超過1996年對臺系列軍演的武嚇規模,展現解放軍對未來解決臺灣問題的態度。
兩岸真正的麻煩開始了
美中臺三邊關係,原本就是極端複雜的三角關係,蔡政府與拜登政府的執政地位,在今年11月都將面臨選舉的挑戰,中共高層權力結構也即將進入歷史性調整的關鍵時刻,不論中美軍事較量,或臺海形勢變遷,只要涉及「一箇中國」原則,北京的決策立場,寧左勿右,只有強硬或更強硬,很難有妥協或讓步,這是內部的政治形勢所決定,不是外部的國際環境所能制約。
上世紀九○年代初,國安幕僚經常探索的核心課題,就是「外交關係與兩岸關係,孰輕孰重?」儘管當時兩岸關係冰封多年,但雙方務實理解,外交矛盾的根源就在兩岸關係,因此,即使當年有美法出售先進戰機給臺灣、臺韓斷交等軍事外交衝突,但兩岸最高當局擁有密使管道,還有授權兩會談判的「辜汪會談」機制,這是讓兩岸多年來得以「維持現狀」,並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基礎。
蔡政府執政六年以來,堅持親美抗中路線,不僅任由兩岸談判機制廢棄,更無意改善兩岸政治氣氛,加以現有國安團隊的專業思維、決策判斷日益受到侷限,有時爲選舉考量或內外宣需要,刻意激化兩岸對立,結果只有付出更多代價,如今,解放軍導彈穿越海峽中線,飛越臺灣本島,國際社會只能口頭聲援袖手旁觀,蔡政府的國安團隊卻拿不出足以安定人心的因應方案。
跨越海峽中線是中共自1949年以來追求的戰略目標,在這波美臺關係之後,北京幾近跨越了這道敏感的紅線,這是兩岸真正麻煩的開始,也可能是兩岸關係被迫提前攤牌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