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天下:劉必榮》美朝關係峰迴路轉?
美國總統川普上月30日才與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上演「大和解」,但北韓3日控訴美國在致各國信中呼籲遣返北韓勞工,仍不顧一切地對北韓採取敵對行爲。圖爲川普與金正恩在朝鮮半島非軍事區相見歡,創下歷史畫面。(路透社)
6月30日川普和金正恩在板門店戲劇性的見面之後,1個多禮拜以來,「川金三會」的新聞仍爲人所津津樂道。大家都想看川普引以自豪的個人外交,是否真能讓鬱悶的朝核情勢峰迴路轉?
日本《朝日新聞》日前報導,6月30日的川金板門店之會並非如外界想的那麼「即興」。在6月新加坡川金會1週年前後,川普就透過資深官員送信給金正恩,建議在G20之後兩人能在板門店一晤。金正恩沒想到川普會這樣提議,覺得川普很勇敢,也很果斷,決定給予正面的迴應。所以習近平到北韓時金正恩就透露,川普有寫信給他,裡面有「很棒的內容」。等到川普到大阪參加G20峰會,發推文表示願與金正恩在板門店握握手,打個招呼時,北韓傳出的訊號是:「非常有意思的建議」。一連串的試探與交換訊息之後,於是有了川金三會,也纔有了川普成爲第1個進入北韓的現任美國總統那歷史性的一刻。
雖說這樣的會面並非臨時起意的即興,但卻絕對是川普風格的率性。就如同他之前說的,在外交上他不需要顧問,他就是自己的顧問,一切由他自己決定。可是這樣的會面,會如何改變美朝關係?
《紐約時報》說美國內部正在討論,在朝核問題的立場上,有可能從先前要求北韓必須先棄核,變成先做到凍核就好。亦即只要北韓核武的數量不增加,對她已有的核武則予以默認。但要做到這點,必須要對北韓先前承諾的,「關閉寧邊核設施」的定義先做確認。因爲北韓有很多核設施不在寧邊,所以寧邊核設施不應是地理名詞,而是政治名詞,泛指現有的所有核設施。這些設施都要先關閉,纔可能凍結核武現狀。
可是這個報導一出,鷹派的國家安全顧問波頓立刻跳出來否認,聲稱美國在朝核問題的立場上沒有任何變動。於是我們發現,川普到板門店的時候,波頓並沒有去,他是照既定行程去了蒙古。川普帶的是他女兒、女婿,此外就是國務卿蓬佩奧。
美國國務卿和國家安全顧問經常不和屢見不鮮,但蓬佩奧和波頓基本上還算和睦,因爲兩人在外交上都屬鷹派。但是蓬佩奧有一點比波頓強,就是他知道如何順着主子的意思調整自己的立場。在朝核問題上,美國政府內部本來還有一個辯論,就是北韓必須先棄核才解除經濟制裁,抑或可以分階段,根據棄核的進展,分批解除經濟制裁。
先棄核再解除經濟制裁,現在幾乎毫無進展,而且還必須先和北韓就什麼叫棄核達成一致的定義,如此纔不會各說各話,這都是曠日廢時的工作。川普準備競選連任,需要有外交成就向國人邀功,所以慢慢覺得分段漸進的棄核方式似乎更爲可行。蓬佩奧的「政治嗅覺」極爲敏感,所以現在立場也逐漸往漸進棄核方向傾斜。
川金三會之後,川普承諾重啓朝核談判,這個任務就交給了蓬佩奧。這樣發展下去,蓬佩奧和波頓的距離只會愈來愈遠,波頓在川普政府中也日漸孤立。川普在不久前才否決了波頓攻擊伊朗的提議,今若在朝核問題上又把波頓晾在一邊,白宮的政策辯論或內鬥很可能就又搬上了檯面。
這樣的內鬥,會如何影響朝核談判?對川普的競選連任,是加分還是減分?就成爲我們繼續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