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北高雄 高大師生用英語拍攝短片
高雄大學師生到左營舊城走讀。(高雄大學提供/林瑞益高雄傳真)
高雄大學師生到橋頭糖廠走讀。(高雄大學提供/林瑞益高雄傳真)
國立高雄大學爲了讓學生更加了解在地的文化特色,通識課《走讀北高雄》老師日前帶領學生髮掘橋頭、楠梓、左營3地區特色,並運用英語製作短片,例如街訪楠梓科技產業園區內的外籍移工眼中的高雄城市特色等,學生反應不錯。
高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餘進忠表示,校方配合「2030雙語國家」政策,除了各學系開設本職學能、英語授課專業課程,通識中心也邀請國際交流經驗豐富的劉政暉開設《走讀北高雄》,鼓勵學生多加運用英語溝通、拓展國際視野。
劉政暉說,「愈在地,愈國際」是課程精神,鼓勵學生了解自己生活的土地文化並認同其價值,將來有機會出訪其他城市、國家交流,面對外國友人詢問時,可以更有自信地交流。因此,該課程除了全英語教學之外,師生還走出教室,實際走讀橋頭、楠梓、左營等地,並完成各項任務與作業。
橋頭以糖廠及老街周遭爲主,劉政暉出題找出某陳年舊照中的建築,學生髮揮柯南精神,努力比對出類似路口但建築已不復存在,從中感受都市更新、工商業發展過程衍生的老宅拆存與經濟拉鋸難題。
劉也引領學生走進糖廠場域,觀察曾爲日據時期重要據點所遺留生產機具、防空洞、房舍等,找出趣味元素,並製作英語簡報。
至於楠梓科技產業園區,師生觀察電子廠引進大量東南亞移工,因此衍生的經濟型態如餐廳、理髮廳、雜貨店。過程中也讓學生實際感受因爲產業屬性是科技業,移工以菲律賓籍最多,其次是越南、印尼;學生也驚訝發現:「原來我經常光顧的便利店,樓上居然是棲身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