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研學、設計課程……全國中小學將新建一批考古研學基地

日前,《國家文物局關於推進考古研學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印發,要求確保研學活動安全有序,各級文物行政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落實監管責任,加強日常監管和專項檢查,及時掌握考古研學設施、客源、活動開展等情況,必要時應根據部門職責提出整改要求或暫停運營等措施。

爲進一步推動考古研學活動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提出五大意見。

堅持考古研學正確導向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落實“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新時代文物工作要求,嚴格把關考古研學內容和形式,突出考古資源深度參觀和研究性學習體驗,堅持正確價值導向,面向公衆普及考古和文化遺產保護知識、培養歷史文化價值認知與情感、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及綜合素養提升。

開放各類考古研學資源

省級文物行政部門應建立和發佈可供考古研學的場所清單,鼓勵考古遺址公園、遺址博物館、考古科研院所、考古標本庫房、考古工地等具備考古資源及研學條件的機構、場所,規範有序開展考古研學活動。引導考古資源管理機構、社會力量參照《考古研學基地建設指南(試行)》(見附件),秉持開放共享原則,採用自主、合作、委託、授權等形式開展考古研學基地建設和管理運營。市縣屬地文物行政部門應加強指導,規範社會力量參與方式、准入標準、退出機制和協議範式,明確約定各方權利義務和違約責任等內容,明晰禁入情形和禁止條款,防止出現以“文物”名義虛假宣傳、國有資產流失等現象。

加強人才培養和課程開發設計

省級文物行政部門要將考古研學納入各級各類文物培訓計劃和內容,着力提升考古研學人才隊伍質量;加強審覈指導考古研學課程開發設計,確保內容和形式符合學術規範,注重原創性,避免同質化。考古研學活動應在具備專業素養的考古研學導師帶領下進行,配備必要的安全、後勤等支持團隊,積極吸收考古文博機構從業人員、高校專業師生作爲兼職導師,鼓勵中小學教師、社區公衆加入志願者隊伍。考古研學課程既要引導公衆敬畏文物、尊重史實,也要符合社會需求、貼近學習生活,確保知識傳播的客觀性、準確性、趣味性;既高度重視青少年羣體,也要注重服務成年公衆,爲不同年齡段和知識背景的對象提供優質多元的“菜單式”服務。鼓勵開發基於鄉土鄉情、縣情市情、省情國情等不同層級的系列品牌課程,推動課程內容轉化爲教輔讀本、鄉土讀本、旅行讀本。

確保研學活動安全有序

各級文物行政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落實監管責任,加強日常監管和專項檢查,及時掌握考古研學設施、客源、活動開展等情況,必要時應根據部門職責提出整改要求或暫停運營等措施。考古研學活動要強化安全管理和風險防控,做到“活動有方案,應急有預案”,進行風險提示和宣傳教育,實行學員個人或監護人承諾制度,釐清各方職責邊界,確保文物和人員安全。考古研學活動開展應有嚴密的計劃性,規範發佈考古研學服務種類、對象、費用等信息,針對淡旺季採取不同措施,確保高質量服務。考古研學活動應堅持公益優先,面向青少年羣體推出更多微利型產品服務,對家庭貧困等特殊羣體適當減免費用或予以相關優惠。

強化保障激勵和規範引領

各級文物行政部門要完善扶持政策,積極爭取各級各類資金和渠道,支持考古研學基地建設、課程研發設計、活動組織實施、人員培訓等;應將考古研學基地建設、課程研發設計、活動組織實施納入考古文博人員職級晉升、激勵分配機制。國家文物局將組織認定考古研學基地,將考古研學納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培育建設、博物館運行評估等;遴選具有示範意義的考古研學基地推薦納入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研學旅遊精品線路等;支持發起設立考古研學行業組織,持續完善考古研學課程開發設計、導師評價等行業質量體系,促進考古研學高質量發展。

來源:新華社 北京日報

編輯:蘇珊

編審:張秋穎

終審:冉陽 郝彬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