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適合中外合作學生申請的兩所英國大學!

其實不同學生背景,申請學校差異化挺大的。就你以爲國內的學生只是分成985,211或者雙非一本,雙非二本和三本等等。其實不同學校背景的學生,申請難度是不一樣的。

就說個挑戰你們認知的事情,就三本尤其是985或211下面的三本學校,往往申的比雙非一本的學生好很多。因爲他們很多時候能借到本校的勢,英國學校搞不清的,尤其是你不申熱門專業的時候,加上這類學校有的給分比較寬鬆,不像本校給分就比較嚴謹。就有一個巨大申請差異化在,我這邊經常有三本學生申到ucl的社科和教育的。

其實除了這些分類,中外合作的學生和國內的這部分學生差異化也很大。很多中外合作的學校,申請起來其實比國內很多中等985以及頂級的211還要順利。還能更優先級。尤其是像西浦,寧諾,港中深,UIC這種的。不是top985,申請名校的時候還不一定幹得過人家中外合作。

今天我們聊下,最適合中外合作學生申請的兩所英國大學,給的優待的確多。

No.1 ucl

UCL這個學校說實話,是對中外合作學生最友好的學校之一。友好的點其實很多,最核心的就是區別對待的問題。比如UCL對國內雙非學生,很多2.1的專業,分數要求已經到90了。其實非他們AB組list的學生,基本都是這個要求。有些211也不例外。

但中外合作的學生不一樣,用的不一樣的體系,比如西浦和寧諾,你一樣是con2.1即可。到了60+,你換offer沒毛病,沒有一點設限。而且外加這兩學校大部分學生都是要出國的,校友基數大,就前輩們營造的環境好,後輩們持續上分即可。再有就是這類學校相對給分其實比英國本土這邊學校友好一點,可能不同專業會有區別,但大勢上2.1和1等的比例比英國本土學校給的多不少。這也是一個額外的優勢。

所以,每年ucl都需要招募大量中外合作學校的學生,特別是西浦這種,一年能去600+左右。很多學生申到了,不一定想去,很多放學校鴿子的。像UIC這種走港本體系的也一樣,績點要求和你們是不一樣的,人家GPA3.3申UCL申到的就很多。當然,uic這種評分相對會有壓制,港本體系打分還是比較嚴的。到3.0+其實就可以申好學校了。

其實像西浦和寧諾這類的2+2形式的學校國內越來越多了,像Exeter和西財合作的,還有和北郵合作的。各類形式的2+2都在出爐,就我有個朋友,現在都把雷丁這種學校和國內合作化了。大家都看上了這塊蛋糕。想提前在本科區間鎖定生源,提前預備班式的往英國學校送。

核心是搭了這種差異化的順風車,就申請要求相對低點,入讀門檻看學校,老牌點的比如西浦和寧諾其實要求不低的,但有些那種只拿單邊學位的,比如和央財合作的一些項目的,其實前期門檻不高,後續升學很優的。大家本科不想出去,其實也可以吃下這個板塊的福利。

不只是申UCL好申,申ic和lse這種比較傲嬌的學校也都是一樣的。

No.2 Warwick

華威這個學校對中外合作的學生也很友好,其實申請門檻比如uic這種也是3.0就收了。能到3.3這種gpa的基本offer能穩拿,如果gpa能在3.5+的,可能已經看不上華威核心去申ucl或往上的學校了。西浦和寧諾的也一樣,申華威都比較好申,除了商學院裡面比較核心的幾個專業,其他難度都不大。尤其是wmg學院,基本是他們的後花園專業。

就除非成績比較低,比如低於60分,只有2.2這個分數線的,那的確比較可憐,申請起來就舉步維艱。成績點不管你是中外合作,是不是半個英本,都沒啥用。當然,這點同樣適用於國內top985,就你即使是c9的,你成績低於80,或更甚,低於75這種,一樣不好使。除非你曲線救國,混幾年工作經歷去讀mba去。

成績這個東西的確是核心,尤其是現在中國學生多,而且大家很默契的去追求qs前百學校,好學校基本都在衝qs前50的格局上。所以,如果大一大二大三的學生想做學前規劃,其實很簡單的,少做點有的沒的東西,把成績搞好,把雅思早點準備好。其他都是順風車,好學校都好弄的。成績不行,整再多經歷都是白搭的,而且很多經歷本身就可以包裝。

華威這個學校其實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招生體系了,就這個學校英本和中外合作的學生多,其次是985也多,然後是211比例比較大。反而雙非背景的學生越來越少。也就是說雙非學生申帶點商科或泛商的專業其實都比較難拿到華威的入場券。學生質量高的確是實實在在的。在這點上,目前有想取而代之苗頭的布里斯托的確還不能比。甚至生源質量上,華威還要在kcl和曼大之上。這個我在我自己的學生裡面去交叉對比過。只是說學生背景來說,的確是的。

不過有意思的是,kcl這種學校,對中外合作其實不那麼感冒,要求不低,該拒還是拒。所以,每個學校的需求是不一樣的。

總了個結:你有沒有發現,不同的英國大學招生偏好是不一樣的。你研究久了就會發現不同學校的基本盤本身也不一樣。很多學校都有差異化的基本盤的,比如布里斯托的基本盤其實是國內一些財經本。愛丁堡的基本盤是那些各個學校專業績點都在top10%的那波。每個學校其實都在招收生源上細分掉了。

所以,申請這件事,本身的確是很差異化的事情。就英國學校不多,能進qs前百的也從17個減少到了15個,但就英國這個板塊很多信息差方面的東西。就我很佩服那些做世界留學的,選校建議隨便給,好像真那麼回事一樣。咋就是說,能做精一個國家就很難了。比如美國,能專精美國的我都覺得是大佬。那些英美澳加港新一起的,我覺得你最多聽他們的底層邏輯。細節方面不能當真,經不起推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