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畢業季!北上廣深還能留住多少人?
史上最難畢業季又來了......
今年高校應屆畢業生首次突破千萬:達到1076萬(倒吸一口涼氣
雖然每一年都說很難、每一年總有各種指標在創歷史新高。
圖源新浪微博
但今年疊加疫情反覆、經濟下行等環境因素,別說應屆畢業生,打工人的“金三銀四”,好像都有點難。
疫情之下,這屆畢業生該往哪裡走?
深圳高校畢業生
平均留深率超七成
這是一份全國部分高校2021年畢業生就業流向表。
就業質量報告顯示,清北的本碩生都將留北京作爲首選,省外選擇中,本科生更喜歡去上海,碩士則更青睞於廣東。
其次,不少所處地非北京的TOP級學校都在把珠三角、長三角,放在了首選位置之一。
廣東高校的畢業生,更是願意留在本省。畢竟廣東這些大學,每年的省內生源都不少,又有哪個廣東崽不想留在家鄉飲湯呢?
廣州本地的高校,一半左右能留在廣州,另外的則是爲深圳、珠三角其他地區輸送人才。
而深圳本地的高校畢業生,留深的比例相當高,基本上都超了60%,且部分學校在省內市外就業、省外就業(主要集中在北京、長三角)的比例在上升。
這幾年,這座年輕城市的就業、創業氛圍以及包容度,虹吸了北上廣不少人才。
之前總有一句話說,當地高校的數量和質量決定了城市的人才,但前幾年,缺大學的深圳用錢吸引了中部地區不少大學的畢業生前來就業,包括高校資源最多的武漢市,被稱爲“深圳人才培養基地”。
這兩年,深圳在高校資源支出上不斷加大,不少頭部高校在深圳建研究生院,也爲深圳以後的人才庫蓄力。
再看上一屆畢業生的職業流向:
·清華大學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佔比合計69.9%
·上海交大進入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企以及部隊的畢業生比例爲50.05%
軟科統計的部分985高校2020年就業質量報告顯示,多數高校簽約就業畢業生中進入“體制”(不含國企)的比例,都達到了三四成。
前兩天,北京某基層街道辦公示了招聘名單,名單上清一色國內、國際名校碩士、博士,引發了不少關注。
總體來說,畢業生一年一年增加,加上疫情、民企裁員、大廠35歲定律等因素的影響,進入體制的人呈上升趨勢。
除了體制,另外一個排名靠前的行業是信息技術行業,像華爲、騰訊、阿里、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等,不過這些公司對工科生開放的崗位要更多。
《2021高校應屆生專業就業競爭力報告》顯示,競爭力強的專業前十基本是工科專業,能夠進入榜單前30的文科專業僅有市場營銷、商業分析、投資學、電影學。
高新技術、新經濟公司哪家多?
北京佔據龍頭寶座
從實習開始,很多畢業生首先會考慮的是:這個地方有沒有適合我的工作?
這幾年,隨着國內經濟轉型發展,高新技術、新經濟產業逐漸成了城市活力和競爭力標誌。
北京在這方面一直佔據寶座,第三產業佔GDP比重逾80%,科技服務業、信息服務業、金融業、文化傳媒等爲當地優勢行業。
而且北京聚集了大量的世界500強名單裡的中國央企總部,互聯網等民營企業在這5-10年裡將總部遷到北京,科技創新氛圍濃厚。
僅僅是互聯網,每年就能釋放成百上千個種類崗位。
圖源:胡潤研究院
上海則是很多世界500強在中國乃至亞太總部的所在地,貿易、快消、金融市場發達,電子產品、生物醫藥、汽車製造等產業也是發展重點。
兩地的GDP都已經突破了4萬億。
廣州的重工業一直髮展得較好,汽車產業曾扛起半壁江山,加上房地產的滋潤,經濟總量增加很快,但電子商務、人工智能、軟件服務、健康科技等類型新經濟公司相對較少。
作爲傳統商都,這幾年廣州受商貿衝擊明顯,不過它也加快傳統商貿向現代電商轉型的步伐,像shein、唯品會等就是典型的代表。
杭州、深圳則是得益於互聯網金融、高新技術行業發展,千億級企業數量在這幾年迅速迎頭趕上,像螞蟻集團、大疆等,擠進了世界獨角獸企業排行榜前十。
相比之下,北京、上海因爲各類型公司衆多,對畢業生專業包容性更高。
另外,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各行業的平均工資,也呈現出各城市產業發展的方向:
金融行業: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
IT行業:北京 >上海 >深圳 >杭州 >廣州
商業服務行業: 上海> 北京 >深圳> 杭州> 廣州
文化傳媒行業: 北京 >上海> 杭州 >深圳 >廣州
政府等非盈利機構:上海 >北京 >杭州> 廣州 >深圳
能夠匹配高工資,也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在北上廣深打工,就要隨時做好996的準備。
圖源澤平宏觀
拿到戶口有多難?
北上第一梯隊,廣深杭第二梯隊
對於很多00後畢業生來說,所謂北漂、滬漂,漂的是體驗,是虛無,是瀟灑自由。
一旦想要擺爛,身後的家鄉就會向我招手。
也有很多人在一線城市兢兢業業打拼多年,沒有一張房票,還是很不甘心。
要拿到房票,首先得解決落戶。
在北京、上海,落戶難已經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情了。
早在10年前,北京、上海已經明確提出了人口調控措施,疏解產業、整治地下空間等都有這方面的目的。
受此影響,不怎麼嚴格的廣州、深圳常住人口增量大幅上升,南大門向年輕人敞開懷抱。
時至今日,落戶還是北上難,廣深易。
畢業生留在北京,最好的落戶方式就是進入體制。
廣深本科以上的畢業生落戶均無太大要求,就業單位+社保即可落戶;杭州則把落戶限制降到了全日制大專。
上海則區分了上海本地高校和非上海的高校,清北復交華師大高校本科生可直接落戶;碩士則需要考量學校排名。
對於非上海戶籍的其他應屆畢業生,以用人單位分+畢業生個人分積分落戶。你大學的四六級、計算機考試的成績等,都是加分項。
廣州、深圳、杭州的落戶、人才補貼政策相對友好,尤其是深圳、杭州,應屆畢業生留下工作即可獲得1萬起的補貼。
成爲xx人只是第一步。
首先你還得繼續在這座城市工作,繳納社保。
而後,想買自己心儀的房子可能還得排隊搖號
最後,房價你也得hold住。
比如在深圳,來了就是深圳人。但是買房,就很容易變成惠州人。
北上廣深四地,論房價友好程度,深圳最難頂,新房均價達到6萬+/平,北上皆是5萬+/平,廣州和杭州相對友好,均價在3.5萬/平左右。
貝殼的一份新青年居住報告顯示,在廣州,新青年們購入新房的總價集中在200-300萬區間。
北京和深圳則要上升到400-500萬區間。
圖源貝殼研究院《2021新青年居住消費報告》
本站房產諮詢了不少在穗工作的21級應屆本碩畢業生,平均薪資集中在6000-9000元,最多不超過1.5萬一個月。
以應屆生的工資,如果沒有支持,剛工作談買房還是杯水車薪,最少還要熬上個3、5年。
趨勢改變
部分二線城市一年人口增量10萬+
最近這幾年,北上廣深的常住人口增量有變緩的趨勢。
2021年,北京常住人口數量減少0.4萬,上海人口僅增長1.07萬,廣州人口增加7.03萬
而武漢、南昌、貴陽、福州和廈門等新一線、強二線城市,2021年人口增量都超過10萬。
有分析指出,這輪常住人口的增減與疫情影響,部分人員返鄉就業有關。
但這幾年,二線城市吸引人才的力度顯然要更大,就業補貼、租房補貼、購房補貼,用財力演繹了21世紀最珍貴的是人才。
出來工作才發現,有租房、購房補貼真香啊!
獵聘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最想去新一線城市工作的職場人代際分佈來看,95後佔比均爲最高,超過3成。
BOSS直聘的一份報告指出,“00後”對二、三線城市的工作接納度明顯提高,他們願意嘗試副業、靈活就業,在他們心中,興趣、工作生活平衡、居住環境才更重要。
圖源貝殼研究院《2021新青年居住消費報告》
95後、00後擇業觀的改變,對於一些新一線、二線城市來說,可能是一次乘勝追擊的機會。
人口集聚可能會在短期由行政力量主導,但長期仍將決定於市場力量。
新一線、二線城市不缺未來,需要呵護的,是等待綻放的產業和城市公共服務配套。
封面圖源:本站房產廣州站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