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發現 蠶絲天然強度的秘密 人工合成不遠了

蠶絲蛋白受到特定金屬離子和酸鹼值(pH)影響,這些纖維結構在接近絲腺的地方排列成魚骨狀,能夠在受到明顯拉伸時保持強度。(圖:shutterstock/達志)

科學界長期以來一直對蠶絲的自然形成機制感到好奇。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尋找一種方法,能夠製造出與蠶絲和蜘蛛絲相似甚至更優質的合成纖維,但超過一個世紀以來一直未有突破,然而,中國大陸研究人員終於發現了蠶絲之所以具有天然強度的秘密,蠶絲蛋白結構受到特定金屬離子和酸鹼值(pH)影響,這些纖維結構在接近絲腺的地方排列成魚骨狀,能夠在受到明顯拉伸時保持強度。

根據3月30日發表在《ScienceDirect》的研究,蠶絲作爲自然界中最優質的蛋白纖維之一,具有驚人的性能,根據歷史記載,蠶絲作爲紡織材料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

中國重慶西南大學生物科學中心提供了研究所使用的蠶種爲菁鬆(Jingsong)研究人員將蠶的幼蟲在室溫下養育,直到它們發育到繭蛹階段,然後迅速使用液氮進行冷凍,並儲存在-80°C的環境中。

在接下來的四年裡,科學家們精心解剖了超過2萬隻冷凍蠶幼蟲的產絲器官。他們篩選了1000多種化合物和5000種以上的化合物組合,以瞭解自然蠶絲蛋白(NSF)的物理結構和排列方式,從而理解蠶和蜘蛛如何創造蠶絲。

在實驗室環境中測試時,研究團隊發現,2種物質——amphipol 和毛地黃皁苷(digitonin),有助於穩定蠶絲蛋白的結構。然後,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檢查了蠶絲蛋白在蠶的絲腺中的自然結構和排列方式。

他們發現,NSF在整個絲腺中形成微小的無序纖維結構,這些結構受到特定金屬離子和酸鹼值(pH)影響。這些纖維結構在接近絲腺的地方排列成魚骨狀,有助於蠶的產絲過程。不過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纖維如何自然組裝成魚骨狀,形成絲腺中的排列模式,仍然存在着不確定性,

最近的研究顯示,有結構的魚骨狀模式能夠在受到明顯拉伸時保持強度,這表明它們對於蠶絲的耐久性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