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權中彈犧牲,多年後彭德懷對其女兒說:你父親原本是可以躲開的
1949年夏的一天,湖南省醴陵市一戶“左姓”人,家裡突然來了好多解放軍戰士。
老人看到解放軍戰士都向自己敬禮特別激動,她一邊在人羣中來回尋視,一邊問:“我兒子呢,他回來了嗎?”
老人家今年80多歲了,已經有20多年沒有見過兒子的面了,幾十年來她無時無刻不在盼着兒子回家。
這時,一位指導員撲通一聲跪在老人面前,流着淚大聲說:“我們都是您的兒子!”
老太太頓時怔了一下,似乎沒太明白,也或許是不願意明白。
指導員告訴老人家,她的兒子7年前爲了掩護部隊,壯烈犧牲了。
老人知道上戰場殺敵,犧牲是在所難免的事,但是這幾年,她一直都能收到以兒子的名義寄來的錢和東西。
所以,她一直以爲兒子還好好活着,怎麼突然就犧牲了呢,而且還犧牲了7年。
這個打擊對年邁的老人來說非常沉重,但是她卻表現得異常堅強。
老人不會寫字,專門請人代筆爲兒子寫了一封祭文: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老人家裡經常會過來一批批的解放軍戰士,他們慰問老人,向老人致敬。
這位老人便是左權烈士的母親。
1
左權犧牲的時候年僅37歲,他短暫的一生如曇花般絢爛多彩。
毛主席曾稱讚左權是“槍桿子和筆桿子都過硬”的軍事奇才,周恩來稱他“足以爲黨之模範 。”朱德說:“左權是中國軍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
這樣一位軍事奇才、英勇無比的戰士爲何會犧牲這麼早?在他身上又發生過哪些令人敬佩的事情?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左權。
左權1905年3月出生於湖南省醴陵縣(今醴陵市)的一個貧苦人家。
在他還不滿兩歲時,父親就病逝了,家裡的負擔全落在了母親一人身上。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左權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放牛、打豬草,幫家裡幹活。
因爲家庭條件不好,8歲時他纔開始上私塾讀書,後又入讀小學,中間輟學好幾次。
從小就一身正氣的左權在上中學時,讀了許多進步書籍,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立志要投身革命中。
1923年,左權要去廣州投身革命,他將這件事情告訴母親張氏,母親是一個特別識大體的女人。她雖然很擔心兒子,但也十分尊重兒子的選擇。
就這樣,左權和同學一起去了廣州。然而,誰能想到,這一去竟是永別。
自此以後,左權再也沒有回到過這個令他魂牽夢繞的故鄉,也再也沒有與生他養他的母親見上一面。
次年,左權考進了廣州陸軍講武學校,不久之後,該校併入黃埔軍校,左權也由此成爲了黃埔軍校第一期的學員。
在陳賡的引見下,左權結識了時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來,並加入了我黨。
後來,他積極參加並組織和領導青年軍人聯合會,創辦進步刊物,在廣東革命政府東征的幾次戰役中表現十分出色,被稱爲“黃埔新星”。
1925年夏,左權因表現優異,被黨組織派到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兩年後又進入伏龍芝軍事學院繼續深造。
在這裡,他遇到了劉伯承,兩人經常一起探討革命問題和軍事理論,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劉伯承曾回憶說:“無論是圖上作業,還是野外演習,左權的戰術作業,常稱揚於同學中。”
1930年6月,左權學成歸國,第一時間便給母親寫信報平安,並向母親表示自己要奉獻革命。
“母親,我雖回國,但恐十年不能還家。老母贍養,託與長兄毓林。我將全力貢獻革命......”
從加入革命那一天起,左權就知道犧牲是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的事。
他已做好了準備,無畏於犧牲,唯獨掛念着家中的母親。
在蘇聯留學的4年時間裡,左權勤奮刻苦,掌握了豐富的軍事理論,爲後來出色的軍事指揮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國家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左權被任命爲八路軍副參謀長,東渡黃河協助朱德、彭德懷指揮八路軍展開抗日遊擊戰爭。
此後,他長期戰鬥在太行山上,創建抗日根據地,參與指揮了粉碎日軍對晉東南的九路圍攻、百團大戰和黃崖洞保衛戰等著名戰役。
作爲八路軍的敵後指揮抗日高級將領,針對日寇發動得越來越殘酷的大掃蕩。
他不斷地從書本上學習和分析作戰之道,並在實踐中形成了自己豐富的軍事謀略,多次創造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鬥奇蹟。
他短暫的一生撰寫了《論堅持華北抗戰》《埋伏戰術》《論軍事思想的原理》等40多篇文章。
著名作家劉白羽曾說:
有戰爭就會有犧牲,左權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最讓他放心不下的便是母親。
他最初的理想非常簡單就是要好好讀書,將來掙錢孝敬母親。
然而,當他看到自己的國家正面臨巨大的災難時,唯有挺身而出纔對得起自己的良心,纔不愧爲一箇中國人。
在戰爭的年代,如果國家都沒有了,小家又怎會安定呢。
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在百忙之中擠出一點時間給母親寫信,將當時國家面臨的重大災難講與母親聽。
一來是希望母親可以理解自己不能陪在身邊盡孝,二來是表明自己要抗戰到底的決心。
給母親的信中,其中一段這樣寫道:
母親收到信後,不僅理解兒子的選擇,更支持兒子的做法。從她給左權的祭文中可以看出。
1940年前後,日軍對我解放區實行“三光政策”,在這個緊要關頭,太行山區又遭到百年不遇的大旱災。
在那個艱難的困苦歲月裡,左權一方面響應毛主席“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偉大號召,帶領戰士們開荒生產,減輕人民的負擔,一方面帶頭勤儉節約。
當八路軍總部來到山西省遼縣(現左權縣)麻田村時,左權聽說當地民房緊缺,便主動住在村中的一座小廟院裡。
他從老鄉家裡借來一張破舊的桌子,用舊門板做了一張簡易的牀鋪,在牆上掛起一張畫滿紅箭頭的軍用地圖,窗臺上擺放着一大摞書。就這樣佈置好了他的辦公室兼寢室。
左權爲人謙和,特別愛看書,不論多忙,他都會擠出時間來看書。
一個好的將領不僅有卓越的領導指揮才能,更有一顆疼愛戰士的心。
左權經常熬夜,不是研究、制定作戰計劃,就是總結經驗寫文章。抗戰的條件又十分艱苦,他的身體越來越消瘦。
炊事員看到後很心疼,他想要給左權補一補身體,便殺了一隻雞燉給他吃。結果他卻悄悄將雞送給傷員吃。
當傷員又給他送來時,他生氣地說:“你們在槍林彈雨中爬來爬去,掛了花,流了血,多吃點肉,養好身體,多殺敵人,才真是對我好。”
在戰士們眼裡左權就是這樣,時刻關心戰士,別人送給他的食物,他基本不吃,總是再送出去。
左權不僅關心戰士,也同樣愛護百姓。
一次,他看到一個戰士未經允許拿了老鄉一捆蕎麥餵馬,便嚴肅地說:“馬一天沒有吃草,就可以隨便拿老鄉的蕎麥嗎?我們不能隨便拿老百姓一針一線。
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八路軍好比一條魚,老百姓是河中水,魚離開水怎麼能活下去,我們不能忘記人民。
3
1942年5月,日寇調集3萬多兵力,以空軍做掩護,向太行山抗日根據地,八路軍總部發動“五一大掃蕩”,進行“鐵壁合圍”,妄圖一舉摧毀八路軍總部。
5月23日,左權得到精準的情報後,向彭德懷彙報,並連夜召開緊急會議,部署戰鬥計劃。
八路軍總部大多數都是非戰鬥人員,其中能夠參加一線作戰的,僅幾百人。
敵我雙方力量懸殊太大,會議決定八路軍總部各機關分散突圍。
左權堅持要求自己率領一部分人擔任掩護和斷後任務。
5月24日夜,八路軍總部各機關趁黑夜行動,一夜之間越過了日軍三道防線,當他們到達北艾鋪十字嶺一帶時,突然遭到了日寇的包圍。
次日拂曉,1萬多日僞軍從四面合圍,在6架飛機的掩護下,他們集中猛烈炮火、輪番攻擊我方,情況十分危急。
日軍步步逼近,戰士們步步抵擋,戰鬥從未有過如此激烈,八路軍總部也從來沒有面臨過如此險境。
一時間,日寇似乎漫山遍野,怎麼打都打不完,戰士們都打瘋了,眼睛裡佈滿血絲,他們有的站起身來,端着機關槍拼命的掃射,直到被打倒下去;
有的手持手榴彈,衝進敵人羣中,和日寇同歸於盡,有的甚至腸子被打出來都顧不上塞進去,拼盡最後一絲力氣掃射。
八路軍戰士都是好樣的,都是英雄,他們沒有一個後退的。
過了不久,槍聲漸漸地稀落了,按照以往的“掃蕩”經驗,敵人該往回撤了。
就在這時,左權機警地發現一羣“八路軍”和“老鄉”模樣的隊伍,正鬼鬼祟祟地往這邊過來。
他立刻明白,那是敵人的便衣隊,企圖斷絕警衛連後路,於是迅速命令警衛連猛攻日軍,掩護彭德懷突圍。
左權讓警衛連連長唐萬成掩護彭德懷突圍。
彭德懷不同意,他要和大家一起突圍。一向溫和的左權突然發起了脾氣,他對彭德懷大吼道:“你不走,我怎麼打?你走了,我才能放心打!”
兩人爭持好久,最後左權讓人把彭德懷架到馬上,狠拍了一下馬的屁股,彭德懷才離開。
午後,左權帶着戰士們來到了十字嶺高坡,這是日軍封鎖線的最後一個埡口,只要衝出去,就算衝出了重圍。
日軍的飛機依然在頭頂上盤旋着,已經兩天兩夜沒有睡覺的左權,用嘶啞的聲音大聲地喊:“同志們快衝啊,衝出山口就是勝利。”
當時跟着左權的大部分是一些沒有作戰經驗的機要科的同志,其中還有一些小姑娘,有時候飛機過來,炮彈一打,腿就發軟,左權就一個個地拽着她們走。
敵人越來越近,炮彈已經打到了人羣中,左權時刻盯着敵人的動向,並不停地喊,一會兒飛機來了,讓大家趴下,飛機走了,就趕緊讓大家站起來衝,就這樣趁着間隙趕緊跑。
這時,一發炮彈打在了左權身邊不遠處,他沒有迴避,而是瘋狂地嘶吼道:“快臥倒!”
大家都讓左權趕緊躲避,可他仍然不管不顧,緊緊地盯着敵方,緊接着第二發炮彈又打了過來,當他再次大喊讓大家趴下的同時,他自己也永遠倒下了。
左權倒下去後,所有人都震驚了,他們飛快撲上去,看到左權頭部、胸部都中彈了,停止了呼吸。
而當時形勢異常嚴峻,根本來不及掩埋,也不可能將左權的遺體擡走,大家悲痛不已,眼含熱淚只能將他手中緊握的手槍取下來,留作紀念。
這一年左權37歲,是八路軍抗戰時期犧牲的官職最高的指揮官。
噩耗傳來時,作爲左權生死之交的摯友,彭德懷怎麼也不相信,當有人把左權的手槍拿到他面前時,他眼圈瞬間發紅,難過得背過身去,左權真的犧牲了。
彭德懷曾對左權的女兒左太北說:
彭德懷非常瞭解左權的爲人,從來不關心自己的生死,一心爲國爲民。
自1930年從蘇聯回國以後,左權一直未曾離開過部隊,抗日戰爭的5年中,沒有一日離開過前線。
後來,日寇從十字嶺退走後,八路軍總部警衛連指導員帶着幾名戰士找到了左權的遺體,從附近老鄉家中買到一口棺材,就地埋葬了左權。
然而不久後,日軍接獲了八路軍“左權失蹤”的電報,再次殺上了十字嶺,到處挖掘尋找。
日寇挖到了左權的棺木,並打開拍了照片,還將照片登載在當時的日僞報紙上,以此來宣揚他們的戰績。
面對慘無人性的日寇,時任八路軍野戰政治部主任的羅瑞卿氣憤不已。
在左權的公祭日,他眼含淚花咬牙切齒地說:“今後我們有三件事情要做,第一件是報仇!第二件是報仇!第三件還是報仇!”
戰士們也異口同聲地大喊:“報仇!”
4
左權犧牲的消息傳開後,舉國同哀,遼縣人民更是悲痛不已,上萬民衆聯名簽署請願,向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提出將遼縣改名爲左權縣的請求。
1942年9月,遼縣軍民5000多人舉行了隆重的改名典禮,永遠懷念這位把熱血灑在這塊土地上的英雄。
朱德總司令悲痛地爲左權寫下了後來流傳很廣的悼念詩:
名將以身殉國家,願拼熱血衛吾華。太行浩氣傳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而此時還在湖南老家的母親,並不知道兒子犧牲的消息,沒人敢把這個不幸的消息告訴她。
左權犧牲後,周恩來專門指示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的錢之光、劉一清按時給左權母親匯款接濟。
葉劍英也曾從香港轉道給老人寄去過一枚金戒指和金子。
直到1949年,人民解放軍南下解放全中國時,朱德總司令特意命令,所有入湘部隊,就算是繞道30公里也要去看望左權的母親。
直到這時,左權的母親才知道兒子犧牲了,且已經犧牲了7年。
老人十分堅強,她沒有慟哭,她知道兒子是爲國捐軀,她爲有這樣的兒子感到驕傲。
左權的生命長度雖然有限,但他的人生高度卻如巍峨入雲的太行山!他的一生雖短暫但卻無比輝煌。
在抗日戰爭中,多少英雄爲祖國拋頭顱灑熱血,他們爲祖國的繁榮昌盛,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義勇軍進行曲”。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五星紅旗。
作爲他們的後代,我們要使紅旗更鮮紅,五顆星星更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