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部激怒軍事專家的戰爭電影

大多數導演和編劇從未真正踏上戰場,這導致他們對戰爭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從而製作出一些令軍事專家和退伍軍人不滿的電影。

雖然導演們試圖爲觀衆提供最佳娛樂價值,但有時他們的作品會歪曲軍事經歷。

《拆彈部隊》(2009)

電影講述了在伊拉克戰場,拆彈部隊中士 JT・桑伯恩和專家歐文・

埃爾德里奇與新隊長威廉・詹姆斯上士之間的故事,詹姆斯專橫且冒險,讓兩人處於緊張狀態。

該片獲得了最佳影片獎,但前軍事人員認爲電影中存在一些問題,如士兵缺乏無線電通信、執行任務的方式不符合現實等。

《鍋蓋頭》(2006)

影片主角安東尼・“斯沃夫”・斯沃福德參加狙擊手訓練計劃後被部署到海灣戰爭,卻發現現實與他的想象不同,他從未開過一槍。

儘管電影在美國觀衆中引起轟動並使主演傑克・吉倫哈爾成名,但一名海軍陸戰隊上尉批評電影未解釋士兵在任務間的娛樂活動原因,且 “鍋蓋頭” 這一術語的使用也與現實不符。

《綠區》(2010)

該片根據調查記者的書籍改編,講述美國陸軍一級准尉羅伊・米勒在伊拉克尋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故事,他發現情報不準確且受到官員阻撓。

電影視覺效果出色,但軍事人員因士兵表現粗心等問題而討厭它。

《野戰排》(1986)

電影展現了克里斯・泰勒在越南從充滿理想主義到幻滅的過程,他所在部隊因上士巴恩斯和中士伊萊亞斯的不和而出現內戰。

基於導演奧利弗・斯通的自身經歷拍攝,但被黑人戰地記者和老兵批評對黑人士兵的描繪不真實,存在種族主義問題。

《珍珠港》(2001)

影片圍繞美國童年好友雷夫・麥考利和丹尼・沃克在二戰時的經歷展開,他們先後成爲飛行員,雷夫去歐洲作戰,丹尼與雷夫的女友伊夫林產生感情,隨後日本襲擊珍珠港。

儘管是高票房電影,但被飛行員批評其對襲擊的描繪不準確。

《危機 13 小時》(2017)

電影講述了在伊拉克戰爭中,美國士兵面臨神秘狙擊手朱巴的威脅,兩名美國士兵在躲避時的困境。

伊拉克戰爭老兵認爲電影中士兵的決策愚蠢,如在同伴受傷時處理不當。

《紅色機尾》(2012)

影片背景爲二戰,黑人學員渴望有機會駕駛戰鬥機,但面臨歧視和官僚挑戰。

電影中一些關於傷亡人數和戰爭記錄的事實被塔斯基吉飛行員的前成員指出不準確。

《全金屬外殼》(1987)

電影講述了士兵在訓練營和越南戰場的經歷,其中一些戰鬥決策被軍事歷史教授指出不合理,如進入預先觀察過的區域的方式以及場景與現實不符。

《我們曾是戰士》(2002)

該片根據書籍改編,戲劇化呈現了 1965 年的德浪河谷戰役,這場戰役是美國陸軍和越南人民軍的首次重大戰役。

軍事歷史教授指出電影混淆了越南軍隊的兩個團體的戰術。

《拯救大兵瑞恩》(1998)

電影講述了二戰期間,一羣士兵試圖找到並拯救列兵詹姆斯・弗朗西斯・瑞恩的故事。

儘管該電影在許多方面受到讚譽,但英國戰爭老兵認爲它忽視了英國在諾曼底登陸事件中的貢獻。

這些戰爭電影在不同方面引起了軍事專家的不滿,包括對戰爭事實的歪曲、細節的不準確等。

十部有趣卻遭影評人討厭的電影

好萊塢有史以來時長最長的電影

多次被翻拍的好萊塢電影

曾跳過芭蕾舞的才華橫溢的好萊塢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