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野與劉鄧部隊激烈爭吵,差點動手,陳毅怒:華野的部隊不懂事啊
前言:
“華野的部隊這種行爲顯得太不懂事了”。
1948年初,陳毅司令員正在同粟裕商量配合劉鄧大軍作戰的問題。
突然,警衛人員跑進來說華野的人和劉鄧大軍發生了激烈的衝突,雙方一度差點就動起了手來。
這讓陳毅勃然大怒,當場怒斥華野的部隊不懂事,要嚴厲處罰挑起事端的相關人員。
那麼,都是解放軍的系列,華野的人爲什麼會和劉鄧部隊產生爭執呢?事後陳司令員又爲什麼會如此大的火氣?
破局的一招
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國共雙方雖然進行了和平談判,但誰都知道一場大戰是在所難免的。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中國的解放戰爭就爆發了。
彼時,國民黨軍隊在各方面都佔優,戰爭潛力非常充足,甚至揚言要快速的結束戰鬥。
但打仗並不是簡單的“算術題”,到了戰場上決定勝負手的因素數不勝數。
正是因爲如此,裝備精良人數衆多的國民黨軍隊在戰場上連戰連敗,短時間之內就丟掉了大片的統轄區。
見無法在戰場上佔的便宜,於是國民黨方面又計劃着想要據江而守,劃江而治。
這顯然是一心想要解放全中國的共產黨方面所不能接受的。
但當時國民黨在長江以南地區的部署非常嚴密,想打過去,就必須要找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橋頭堡壘。
毛主席仔細的研究了一番軍事地圖之後,在大別山的位置上畫了一個粗重的圓圈。
大別山地處武漢和南京的正中間,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在這裡如果紮下一顆釘子,就能夠在國民黨的防線上撕開一個缺口,地方雖然找到了,但想要進入大別山可不怎麼容易。
要知道,大別山附近可有不少的國民黨軍隊,一旦讓他們有了準備,這個計劃就徹底的失去意義了。
這就要求有一支行動快速、意志堅定、戰力強悍的軍隊,在國民黨方面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進入大別山地區。
那麼,這個艱鉅的任務應該交給誰呢?
創造奇蹟的千里躍進
經過黨中央和毛主席的深思熟慮,一致決定把這個艱鉅的任務交給劉鄧大軍。
這支部隊的兩個主官配合嫺熟、眼光獨到,從成立之初就以能打硬仗而著稱。
相信這一次二人也能夠圓滿的完成中央下達的作戰任務。
當時,劉鄧大軍正在魯西南的戰場上鏖戰,接到命令之後劉司令和鄧政委只回復了八個字“堅決服從中央決定”。
劉鄧部隊所在的位置距離大別山千里之遙,想要順利的完成這一次的任務,難如登天。
因爲他們不但要越過完全沒有路的“黃泛區”,而且還要躲避敵人隨時可能出現的空中偵察。
雖然困難很多,但爲了完成祖國的統一大業,劉鄧二人還是決定全軍輕裝上路,不惜一切代價必須要完成此次任務。
在部隊出發之前,鄧政委告訴部隊這一次沒有後方,不向後看,千里躍進大別山。
就這樣劉鄧大軍如同過河的卒子一樣,將生死拋之腦後,開始了一場軍事史上的行軍奇蹟。
因爲有完全的制空權,所以,劉鄧大軍一開始行動就被國民黨方面的飛機給發現了。
但這沒有引起國民黨的絲毫反應,在國民黨方面看來,劉鄧大軍是“北渡不成而南竄”。
等他們真正的反應過來的時候,劉鄧大軍已經到了汝河的邊上,此時的蔣介石惱羞成怒,把擔任參謀總長的陳誠給撤了職。
之後,蔣介石不放心又親自來到了第一線,想要鼓舞部隊的士氣,以天險攔住劉鄧部隊。
但此時劉鄧大軍的氣勢已成,再想要阻攔已經是不可能了。
在劉司令和鄧政委的巧妙指揮下,部隊發揮“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大無畏精神,一舉突破了敵人的封鎖,他們一鼓作氣,不顧危險的涉水跨過了淮河。
到了這個時候前路已經一片通暢,戰略目標是基本上達成了。
沒有後勤的艱難戰爭
劉鄧大軍成功的進入大別山,意味着國共雙方在南方的攻守之勢徹底發生了轉變,國民黨軍隊的優勢被大大的削弱。
蔣介石對此非常生氣,不但責令相關人員在戰後的總結會上做了檢討,而且還設立了專門的剿總部門,來針對劉鄧大軍。
爲了能夠加快行軍速度,劉鄧大軍躍進大別山的時候基本上都沒有帶什麼重武器和後勤補給,到了大別山地區之後,增添了很多困難。
對此,這一切劉鄧二人早就有所準備,他們藉助有利的地形,充分的調動國民黨軍隊,連戰連捷,繳獲了很多的裝備,讓困難的情況稍微得到了緩解。
雖然在戰場上佔盡了上分,可隨着時間的推移,國民黨軍隊也反應過來了。
他們開始圍而不進攻,想要把劉鄧大軍困死在大別山裡面。
得知劉鄧大軍面臨的困境,黨中央讓陳毅司令員率領華野全面的配合劉鄧大軍,徹底的粉碎敵人的意圖。
有了華野的加入,被圍困額劉鄧大軍終於是得到了喘息的機會。
此時中央軍委的戰略意圖已經完全達成,所以劉鄧大軍接到命令之後開始撤出了大別山地區。
因爲沒有後勤補給,孤軍奮戰,劉鄧大軍損失很大,戰士們看上去衣不遮體,比游擊隊還要落魄。
值得尊敬的部隊
負責接應劉鄧大軍的是華野的一部,他們這一年來在戰場上打了很多的勝仗,所以不管是裝備還是服裝都非常的不錯。
這讓部隊在士氣高漲的同時也有些不可一世。
這天,他們正在行軍的時候和劉鄧大軍的一部不期而遇。
看着劉鄧大軍衣衫襤褸,傷病滿營的情況,華野的戰士們認爲是打了敗仗纔會如此。
本來劉鄧大軍這一年多以來在大別山裡面受盡了苦楚,心中就充滿了憋屈。
現在看到自己的兄弟部隊竟然如此的不尊重他們,就這樣三言兩語,兩邊就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戰士們天天在死亡線上徘徊,脾氣本來就比較火爆,說着說着都準備要開始動手。
幸好這個時候部隊的高層趕了過來,才把這一次的衝突給按了下來,陳毅司令員得知此事之後,非常的生氣,大聲斥責華野的軍隊不懂事。
另外,還讓惹事的華野部隊負責人到劉鄧部隊那裡去道歉,並把相關的人員關了禁閉。
爲了讓華野的戰士們瞭解事情的真相,陳毅元帥還專門召開了會議,給大家講述了劉鄧大軍爲了全國解放所作出的貢獻和犧牲。
這一下大家終於知道爲什麼司令員會如此的生氣了,事情確實是華野做的不地道。
瞭解了事情真相之後,華野上下都非常的佩服和尊重劉鄧部隊,這給以後他們的配合作戰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結語:
這一次跨越千里的作戰在戰略上是非常巧妙的,但戰術層面上的困難非常大。
想要圓滿的完成這一次的戰略目標,就必須要有堅定的意志和強大的戰鬥力。
爲了這場勝利,劉鄧部隊無數的戰士們永遠的長眠在了大別山裡面,最後活着走出來的戰士,幾乎人人帶傷,這也是爲什麼陳毅司令員會如此的生氣。
信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