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的公司主打“40年匠心” 誰在爲活君一號背書

在“活君一號”被消費者質疑違規宣傳治療功效、以食品產品推廣疾病治療效果外,北京商報記者近日進一步調查背後的企業發現,這款打着歷經三代創新升級、擁有“40年匠心”、手握五種發明專利菌株的產品,是委託方、品牌方、生產方三方分立“合作”產物。

其中,主打“40年匠心”的委託方、品牌方實際僅成立一年,雖然生產方爲一家傳統的益生菌原料供應企業,且手握相關專利,卻依舊擺脫不了食品許可證、企業標準甚至不明的尷尬。不僅如此,“活君一號”的委託方、武漢活君一號健康產業有限公司法人朱永發還曾擁有過一字之差的品牌活菌一號,巧合的是同樣是一個益生菌品牌,更因爲銷售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的食品,被法院判定向消費者給予3倍賠償。

委託方、大股東員工數爲0

據消費者提供的購前諮詢記錄和實際拿到的產品,“活君一號”益生菌粉產品的委託方爲武漢活君一號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品牌授權方爲衆智融發(武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衆智融發”);受委託方也就是實際生產企業爲“山東中科嘉億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嘉億”),生產許可證“SC10637078101504”。

天眼查顯示,“活君一號”益生菌粉產品的委託方武漢活君一號健康產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商務服務業企業,於2023年在湖北省武漢市成立,法人代表爲朱永發。該公司的業務範圍涵蓋健康諮詢服務(不包括診療服務)、保健食品(預包裝)銷售、食品互聯網銷售(僅限預包裝食品)、第二類醫療器械銷售、養生保健服務(非醫療性質)以及食品銷售(僅限預包裝食品)等。但公司本身並不具備生產益生菌食品或者保健品的能力。

天眼查股權穿透後發現,產品的品牌授權方衆智融發,也是武漢活君一號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法定代表人同樣爲朱永發。該公司成立於2019年5月,但由於“通過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聯繫”,衆智融發曾兩次被武漢市武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受委託方也就是實際生產企業爲中科嘉億,成立於2005年,經營範圍涉及凍幹型乳酸菌、飲料、食品、飼料添加劑等的研發、生產、加工、銷售,以及貨物進出口業務、相關代理銷售、技術研發及轉讓、微生物菌劑銷售等。

對於這三家公司與產品的關係,活君一號銷售人員介紹,武漢活君一號相當於蘋果手機中的蘋果方,委託生產方中科嘉億相當於蘋果手機中富士康的角色,但並未提及衆智融發。

調查中北京商報記者發現,“活君一號”益生菌粉的兩家核心公司武漢活君一號與大股東衆智融發,一家剛成立,一家屢次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不僅如此,兩個公司目前人員規模都是0人,實繳資本也都顯示爲“-”狀態。

新疆智規律師事務所律師常鳳麗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在信息展示時出現“-”,有一種情況是實繳資本爲0。如果公司長期實繳資本爲0,且沒有實際的辦公場所、員工、業務活動等,只是在工商登記上存在,那麼很可能是空殼公司。

活君一號與活菌一號

爲何一家僅成立一年的公司,頻繁打出“40年匠心”的概念?

“朱永發在‘活君一號’前,還曾經有過一個活菌一號企業,但也沒有40年。”根據知情人士透露的線索,北京商報記者查詢發現,同樣在湖北武漢、同樣是朱永發旗下,2016年確實曾經有一家名爲武漢活菌一號健康產品有限公司的企業(以下簡稱“活菌一號公司”),在2022年被註銷。

活菌一號公司註銷次年,朱永發成立活君一號公司。巧合的是,活菌一號公司當初主要產品也是益生菌類,還因爲在淘寶銷售相關產品被消費者起訴。

根據案名爲(2019)川0703民初10082號的網絡購物糾紛一審法律文書,活菌一號公司當時在淘寶設立“活菌一號益生菌官方店”,旗下產品爲“活菌一號TM益生菌粉”。

儘管被告辯稱原告方爲“職業索賠”,但法院方面確認本案爲消費性買賣合同,並強調,原告在被告開設的淘寶網店上購買了案涉商品,履行了交付貨款的義務,被告也履行了交付標的物的義務,原告作爲消費者購買商品,權益受法律保護。雙方所爭議的青春雙歧桿菌能否在嬰幼兒食品中添加,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食品添加劑的品種、使用範圍屬於食品安全,是強制執行的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禁止生產經營營養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羣的主輔食品,被告在案涉商品中添加不在嬰幼兒可使用菌種名單之內的青春雙歧桿菌,應認定被告銷售的案涉商品屬於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的食品。

最終,當時的被告活菌一號公司被判支付原告賠償款3468元,相當於貨款的3倍。

兩年後,一字之差的活菌一號消失在淘寶網,相關公司被註銷;一年後,同一個老闆註冊的活君一號公司誕生,一款主打“孝心”研發的活君一號誕生。

關鍵“先生”:中科嘉億

無論是活菌一號,還是活君一號,相關產品能夠投放到市場的核心還是生產企業與專利技術。

查詢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活君一號”益生菌粉是食品生產許可證,該食品生產許可證屬於受委託生產方中科嘉億,而非武漢活君一號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產品類別包括“其他特殊膳食食品,固體飲料,其他飲料,其他食品,糖果”。

不僅如此,北京商報記者查閱發現,“活君一號”益生菌粉所宣稱的五大專利,也均由中科嘉億於2021年申請,不但早於活君一號上市時間,更早於委託方武漢活君一號健康產業有限公司成立的時間。

換句話說,武漢活君一號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對外包裝推廣甚至聲稱“定配方”的活君一號,從核心專利到生產許可證甚至疑似的產品標準都屬於受委託方中科嘉億。

值得一提的是,中科嘉億官網顯示,該公司旗下擁有多個益生菌品牌,旗下益生菌發酵膠原蛋白草本飲產品還曾經獲中國保健品協會“2020營養健康產業益生菌十大創新品牌”。一個自有完整產業鏈的公司,爲何要爲一個成立僅一年、大股東曾因違規銷售益生菌產品被訴的公司代工或者合作產品?北京商報記者聯繫中科嘉億方面,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任何回覆。

營養師王薇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益生菌市場充斥着過度包裝和營銷噱頭。品牌方通過精心設計的外在包裝和營銷策略,將原本在代工廠成本僅數元的益生菌產品,推向市場時卻能以10倍甚至更高的價格出售,實現了價格的大幅翻番。消費者往往因爲受到包裝和營銷噱頭的影響,難以準確判斷產品的真實價值,只能依據品牌宣傳來購買,這就使得商家能夠通過這種模式獲取高額的利潤差,讓益生菌生意在某些情況下呈現出一種看似“暴利”的狀態。

根據官網信息,中科嘉億始創於2005年,18年專注於益生菌菌株的研究、生產以及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如果以這一時間爲準,相關產品也無法達到活君一號“40年匠心”的宣傳基礎。

圍繞着活君一號的產品執行標準、背後三方公司的關係、益生菌產業鏈的情況,北京商報記者將持續關注。

北京商報記者 王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