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萬公里外鎖定目標 陸衛星網顛倒用 可獵殺小行星

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吉林一號高分06A星等41顆衛星發射升空,讓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新華社)

如舊金山金門大橋般大的1994 PC1小行星衝向地球,可能導致災難,但當天文學家設法標出它在200萬公里外的確切位置時,卻構成了重大挑戰。

不過,《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4日報導,有個解決方案就是利用在近地軌道上運行,通常用來觀測地球的中國吉林一號衛星。當它翻轉過來,進行空前機動,將鏡頭對準太空深處,並開始每秒拍照後,這些影像不僅捕捉了1994 PC1,還有助於科學家將它的軌道定位誤差減小爲僅 33公里,大大提高了地面望遠鏡的準確性。

如今天文學家可以確切地看到,1994 PC1並不在與地球相撞的軌道上,而是會安全地經過。這雖是2022年1月執行的任務,但直到最近北京解密後才被披露。這也令人對中國衛星強大的觀測力有了新認識,並引發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的憂心,因爲他們擔憂,中國與日俱增的太空實力可能用於軍事。

中國社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劉靜領導的團隊4月在《深空探測學報》(中英文)(Journal of Deep Space Exploration)上發表的論文中說,後續實驗將利用現有的天基設備,以觀測較暗的近地小行星,

而由超過100顆衛星組成的「吉林一號」星座是目前最大的對地觀測網,這些衛星極強,幾乎能在地球任何位置,迅速捕捉高解析度影像。它們甚至追蹤並拍攝了1架在雲中飛行的美國 F-22隱形戰機,還有從發射臺發射的火箭。

然而,位於太空深處的小行星與隱形戰機等目標截然不同。中方最初設計吉林一號衛星,並不是爲了反向操作它們的望遠鏡。研究團隊徹底分析這些衛星的性能後確定,追蹤1994 PC1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但需要對關鍵設備進行深度調整,例如光學感測器的曝光參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