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解讀|“耐心資本”保險資金被寄予厚望,將加大對資本市場投資力度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林漢垚、孫詩卉 北京、上海報道
9月24日,國新辦舉辦“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聞發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澤、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介紹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
李雲澤介紹,保險業“新國十條”對保險的高質量發展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和系統的謀劃。我國保險業正迎來難得的歷史性機遇,可以預見今後我國保險市場將不斷擴大,保險的密度和深度將持續提升。此外,會議還着重強調保險資金髮揮長期資金優勢,參與資本市場建設。李雲澤表示,保險資金規模大、期限長、來源穩定,天然具有耐心資本的屬性,必將成爲支持資本市場健康持續發展重要的價值投資者。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創新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龍格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本次國新辦發佈會展現了國家在金融領域,特別是保險行業的多項政策舉措和監管要求。這些政策旨在降低融資成本、穩定資本市場、促進實體經濟發展,並提升保險資金的投資效率和市場競爭力。
擴大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試點
“資本市場對金融穩定和經濟發展無疑都具有重要作用。”李雲澤表示,金融監管總局一直高度重視資本市場,積極引導銀行、保險和資管機構維護資本市場穩定。下一步,將繼續支持資本市場持續穩健發展。一是擴大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試點,支持其他符合條件的保險機構設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進一步加大對資本市場的投資力度。二是督促指導保險公司優化考覈機制,鼓勵引導保險資金開展長期權益投資。三是鼓勵理財公司、信託公司加強權益投資能力建設,發行更多長期限權益產品,積極參與資本市場,多渠道培育壯大耐心資本。
據李雲澤介紹,前期,經國務院同意,金融監管總局推動中國人壽、新華人壽開展試點,共同發起設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募集保險資金投資資本市場。該基金註冊資本500億元,已正式開始投資運作,目前進展順利。
支持資本市場,尤其需要發揮長期資金跨越經濟週期的作用,北京大學中國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朱儁生向記者表示,和其他資金相比,保險資金具有期限長的優勢,可爲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發展提供長期資金支持。在發達經濟體,保險機構,尤其是壽險公司資產規模巨大,且具有穩定性和長期性的特點,是金融市場重要的機構投資者。例如,在歐盟,保險業是最大的機構投資者,管理資產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60%,有力地支持了資本市場發展。我國近年來保險公司加快向長期期交保障型業務轉型,人身險行業的負債久期逐步拉長,對長期資金的積聚作用更加顯著。保險資金可爲金融市場提供期限長、規模大、持續穩定的資金來源,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
龍格也指出,保險資金憑藉其規模大、期限長、來源穩定的特點,將成爲資本市場的重要穩定器和壓艙石。隨着監管政策的優化和完善,保險資金在資本市場中的投資比例和效率將進一步提高,爲資本市場的健康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完善“長錢長投”的制度環境、提高包容度
對於如何更好發揮保險資金耐心資本的屬性,吳清表示,要完善“長錢長投”的制度環境,重點是提高對中長期資金權益投資的監管包容性,全面落實3年以上長週期考覈。
朱儁生認爲,適當提高風險容忍度,可以提升保險資金支持資本市場與服務實體經濟的積極性。他表示,監管部門可以引導保險機構拉長考覈期限,優化績效考覈體制,倡導長期投資理念。保險機構要提升投資能力,完善對承擔風險的經濟激勵和責任匹配機制。
吳清表示,要打通影響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的制度障礙,促進保險機構做堅定的價值投資者,爲資本市場提供穩定的長期投資。同時,引導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障體系與資本市場良性互動,完善全國社保基金、基本養老保險資金投資政策制度,鼓勵企業年金基金根據持有人不同年齡和風險偏好探索開展不同類型的差異化投資。
據吳清介紹,截至今年8月底,權益類公募基金、保險資金、各類養老金等專業機構投資者合計持有A股流通市值接近15萬億元,較2019年初增長了1倍以上,佔A股流通市值比例從17%提高到22.2%。這其中非常突出的是全國社保基金。全國社保基金成立以來在境內的股票市場投資平均年化收益率達到了10%以上,成爲A股市場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典範。
人保集團旗下人保資產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人保集團將通過項目投資參與基礎設施建設、盤活存量資產,進一步支持經濟穩定增長。堅定高質量發展轉型,創新發展ABS業務。用好政策工具,適當增加股票整體配置規模。積極落實長期考覈導向,體現保險資金耐心資本定位。
朱儁生還建議,優化償付能力規則,支持險資提升權益資產配置。他認爲,可進一步優化監管規則,降低股權、股票等權益資產風險因子,減少長期權益投資對資本佔用,降低權益資本對償付能力波動影響敏感性,爲險企提高權益資產配置佔比提供條件。
引導保險迴歸本源,與銀行業實現錯位發展
除了鼓勵保險資金參與資本市場外,會議也呼籲保險業迴歸本源。
李雲澤表示,我們堅持標本兼治,以改革破難題、以制度促規範,不斷增強行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引導銀行業保險業迴歸本源、聚焦主業,實現錯位發展、優勢互補。推動出臺保險業新的“國十條”,及時完善資管規定,持續強化非銀機構治理,優化夯實信貸基礎管理,推動解決制約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引導金融機構優化佈局、苦練內功,積極應對淨息差收窄和利差損風險。聚焦防控實質風險,切實落實盡職免責制度,同時嚴肅查處重大違法違規行爲,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
在促發展方面,金融監管總局指導保險機構全力做好重大事故和暴雨、颱風等自然災害理賠服務,幫助受災羣衆和經營主體渡過難關。今年前8個月,保險業已累計賠付1.55萬億元,同比增長26.1%。
對於保險如何迴歸本源,朱儁生建議,可充分發揮壽險風險保障和長期儲蓄功能,發揮壽險公司作爲契約型金融機構匯聚長期資金的優勢,促進預防性儲蓄向保險資產的轉化,完善金融市場結構。爲此,要明確商業養老保險在多層次多支柱養老社會保障體系中的發展定位,積極發展第三支柱,充分釋放商業保險發展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