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女赴印度自由行染屈公病 疾管署:赴南亞、東南亞注意防蚊
2女赴印度自由行染屈公病,疾管署:赴南亞、東南亞注意防蚊。(圖:shutterstock/達志)
疾管署今天表示,上週新增3例屈公病境外移入個案,其中2例爲30到40多歲女性,在印度時已有症狀,入境後當日就醫通報確診,屬於自助行羣聚。(王家瑜攝)
登革熱、屈公病境外移入疫情皆創5年同期新高!疾管署今天表示,上週新增3例屈公病境外移入個案,其中2例爲30到40多歲女性,在印度時已有症狀,入境後當日就醫通報確診,屬於自助行羣聚。疾管署提醒民衆赴南亞和東南亞注意防蚊,返國後如有發燒、頭痛、骨頭關節痛、全身紅疹等症狀,務必儘早就醫。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說明,國內上週新增6例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今年累計183例境外移入病例,爲2020年以來同期最高。另外,國內上週新增3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今年累計9例屈公病境外移入個案,病例數高於2020年以來同期。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新增境外移入3例屈公病個案,其中2例是北部30多歲和40多歲本國籍女性,同行到印度旅遊,8月中旬返臺前一天出現發燒、頭痛、關節痛、四肢紅疹、倦怠症狀,入境後就醫採檢確診爲屈公病,目前兩人都是在家休養,症狀已經改善。另1例是中部20多歲外籍男性,8月中旬來臺,隔天就出現發燒、關節痛症狀,症狀持續2天后就醫,採檢確診爲屈公病,不過個案發病後1周已經離境。
林詠青說明,屈公病和登革熱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透過埃及斑蚊、白線斑蚊這2種病媒蚊叮咬傳染,不會直接人傳人;被帶有病毒的蚊子叮咬之後,潛伏期通常是4到8天,但發病前2天到後5天血液中會有大量病毒,如被其他蚊子叮咬,該蚊子也會帶有病毒,可能造成疫情散播。
屈公病初期症狀和登革熱相近,但比較特別的是,會出現明顯的關節疼痛、關節炎症狀,特別是手腳部位的關節,其他如頭痛、倦怠、皮疹症狀,大約3到7天會慢慢緩解。值得注意的是,5成病人可能會有持續好幾周的倦怠感,甚至關節疼痛到無法走路,可能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之久,但較少有重症致死個案。
羅一鈞提醒,按照過去經驗,暑假收假潮是本土登革熱和屈公病大增的情形,例如2019年境外移入屈公病暴增,導致7月至10月雙北屈公病本土疫情。近期天氣慢慢轉涼,民衆可能會爬山出遊,容易被蚊子叮咬,如果病毒進入本土,北中南都有可能發生蚊媒傳染病羣聚,不會因爲暑假結束就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