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家大模型搶答高考作文題,看看誰是你心中的Top1
出品|本站科技《態度》欄目
作者|薛世軒
編輯|丁廣勝
2024年高考語文考試剛剛結束,社會各界吃瓜人士最關心的莫過於語文作文題了(ps:當然不是因爲其他題目已經看不懂了……)
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在今年白熱化的“血海拼殺”中普遍被業界認可的幾家代表性大模型們在面對高考作文時的發揮吧。
我們選擇了GPT-4o、kimi、文心一言、訊飛星火大模型、百小應、360大模型作爲考生,以新課標I卷爲例,讓它們扮演今年的一位擅長高中作文寫作的考生。
首先放出考題:隨着互聯網的普及、人工智能的應用,越來越多的問題能很快得到答案。那麼,我們的問題是否會越來越少? 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GPT-4o:《問題的減少與思考的深度》
隨着科技的飛速發展,互聯網的普及和人工智能的應用已經深刻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無論是學習上的難題,還是生活中的瑣事,幾乎都可以通過搜索引擎或智能助手在短時間內找到答案。那麼,我們的問題是否會越來越少?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無疑爲我們解決了許多表層問題。從前,當我們遇到一個學術難題,需要翻閱大量的書籍和資料,如今只需動動手指,在搜索引擎中輸入關鍵詞,便能迅速找到答案。生活中的一些瑣事,如路線規劃、購物選擇等,也可以通過智能助手輕鬆完成。這種高效便捷的方式,大大提升了我們的生活質量,讓我們可以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其他更有價值的事情上。
然而,正因爲互聯網和人工智能能快速解決許多問題,我們的問題真的會減少嗎?我認爲未必如此。事實上,隨着我們獲取信息的便捷性提升,我們面對的問題也變得更加複雜和深層次。簡單的問題確實減少了,但這並不意味着所有問題都會隨之消失。相反,那些需要我們進行深度思考和創造性解決的問題仍然存在,甚至變得更加重要。
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回答是基於現有的數據和信息,儘管它們可以爲我們提供詳盡的答案,但這些答案往往是基於過去的經驗和知識。然而,人類的思考卻是不斷向前的,我們面臨的不僅是對已知信息的掌握,更是對未知領域的探索。人工智能可以告訴我們如何解決一個具體的問題,但它無法替代我們對問題本質的探究和對未來的預測。正如愛因斯坦所言,“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這意味着,保持提問和思考的能力,纔是推動我們不斷進步的關鍵。
因此,在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時,我們更應注重培養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創新意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面對越來越複雜和深層次的問題時,從容應對,不斷進步。互聯網和人工智能固然重要,但它們只是工具,真正的智慧在於我們如何使用這些工具去探索和解決更爲深奧的問題。
總之,隨着科技的發展,簡單的問題確實在減少,但複雜和深層次的問題並沒有減少,甚至在不斷增多。我們應當珍視並保持自己的提問能力和思考深度,以應對未來更多的挑戰和未知。科技的發展固然令人振奮,但更爲重要的是我們自身的思考和創新,這纔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本動力。
Kimi:《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問題會減少嗎?》
引言
在數字化的浪潮中,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讓我們獲取答案變得前所未有的容易。然而,這是否意味着我們的問題會隨之減少?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正文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極大地提高了解決問題的效率。無論是學術研究還是日常生活中的疑問,我們都能通過搜索引擎、在線數據庫或智能助手迅速找到答案。這種便捷性無疑減少了我們在尋找答案過程中的時間和精力消耗。
然而,問題的數量真的在減少嗎?我認爲並非如此。相反,技術的每一次進步都在激發着更多的問題。例如,人工智能的發展引發了關於機器倫理、隱私保護和就業影響的討論。這些問題是前所未有的,它們隨着技術的發展而產生,並且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和解決。
更深層次地,問題的本質是人類對未知的好奇和探索。問題不是簡單的“是什麼”,而是“爲什麼”和“如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爲我們提供了獲取信息的工具,但它們並不能替代我們對問題的思考和理解。問題的數量和質量,取決於我們如何使用這些工具,以及我們是否願意深入探索。
因此,我認爲,問題的數量並不會因爲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發展而減少。相反,我們應該利用這些工具來提出更多、更深入的問題,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在信息的洪流中,我們應該保持好奇心和批判性思維,不斷尋找問題的答案,同時也創造新的問題,
結尾
總之,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爲我們提供瞭解決問題的強大工具,但它們並不能減少問題的數量。相反,我們應該利用這些工具來激發更多的思考和探索,以問題爲驅動,不斷推動知識的邊界,促進個人和社會的發展。在信息的洪流中,讓我們保持對未知的好奇,勇於提問,勇於探索,共同迎接一個更加豐富多彩的知識世界。
文心一言:《問題永存,智慧不熄》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互聯網的普及和人工智能的應用,爲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知識寶庫的大門。我們輕輕一點,便能瞬間知曉千里之外的事情,彷彿所有的問題都能夠在指尖跳躍的剎那得到解答。然而,當我們沉浸在這種便捷與快速中,不禁要思考:我們的問題是否會因此而越來越少呢?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因爲問題的本質,並不在於能否得到答案,而在於我們是否願意去思考,去挖掘,去探索。互聯網和人工智能固然強大,但它們所提供的,往往只是表面的、已知的、甚至是重複的信息。它們無法替代我們的大腦,去提出新的問題,去創新,去挑戰未知的領域。
回顧歷史,每一個時代的進步,都離不開問題的驅動。正是因爲有了對未知的好奇,對現狀的不滿,纔有了科學家們的探索,纔有了哲學家們的思考,纔有了藝術家們的創新。這些問題,有的被解決,有的依然懸而未決,但它們都在推動着人類不斷前行。
而如今,隨着科技的發展,我們面臨的問題並沒有減少,反而更加複雜和多元。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資源短缺、人口膨脹……這些問題,都是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無法直接給出答案的。它們需要我們深入思考,需要我們跨學科、跨領域的合作,需要我們用智慧和勇氣去面對和解決。
當然,互聯網和人工智能也爲我們解決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它們可以幫助我們更快地獲取信息,更高效地處理數據,更精準地預測未來。但是,這並不意味着我們可以完全依賴它們。因爲真正的智慧,不僅僅在於知道答案,更在於知道如何提出問題,如何尋找答案,如何運用答案。
因此,我們不應該因爲科技的進步而減少對問題的思考。相反,我們應該更加珍視每一個問題,因爲它們都是通往智慧的橋樑。我們應該用開放的心態去接納新的信息,用批判的思維去審視已知的答案,用創新的精神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在這個時代,問題永存,智慧不息。讓我們用一顆好奇的心,去探索這個充滿未知的世界;讓我們用一雙智慧的眼睛,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讓我們用一份堅定的信念,去追尋人類共同的夢想。
訊飛星火大模型:《問題不會消失,而是轉變》
在這個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我們見證了互聯網的廣泛普及和人工智能的高效應用。這些技術讓海量的信息觸手可及,許多曾經困擾我們的問題現在似乎都能迅速找到答案。這引發了一個有趣的思考:在這樣一個“谷歌一下”就能得到答案的時代,我們面臨的問題是否會越來越少?
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即使快速獲得信息的能力在不斷增強,人類面臨的問題不會減少,它們只是在不斷變化。每一個被解決的疑問,都彷彿打開了通往新問題的門戶。例如,當人工智能解決了代碼編程的難題時,它同時引出了關於人工智能倫理、安全、隱私等全新的一系列問題。
隨着科技的進步,我們解決問題的方式也在改變。在過去,許多問題由於知識和技術的侷限,可能被認爲是無解的。然而,現代技術,如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提供了強大的工具,使這些問題變得可以處理,甚至可能解決。這意味着之前我們因爲缺乏解決手段而擱置的問題現在可以被重新審視和解決。
互聯網和人工智能還改變了我們提出問題的方式。在信息匱乏的時代,提問往往圍繞着獲取知識。但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問題更多關注的是信息的篩選、分析和應用。如何從海量信息中辨識真僞、提取價值,成爲了新的挑戰。提問的藝術從簡單的詢問轉向了深層次的批判性思考和創造性探索。
儘管技術的發展爲我們帶來了解答問題的便捷,但這種便捷也帶來了依賴性的風險。有時候,過度依賴技術解答會削弱我們自主尋找答案的能力,從而影響到個人的思考深度和創新精神。因此,如何在利用技術的同時保持我們的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是我們需要面對的另一個重要問題。
未來的問題是跨學科的、複雜的,並且不斷髮展的。隨着科技的發展,我們將面臨越來越多涉及倫理、環境保護、人工智能監管等領域的新問題。這些問題要求我們不僅擁有知識,更要有預見性思維和綜合治理能力。
雖然互聯網和人工智能讓我們能快速找到許多問題的答案,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的問題會減少。相反,我們必須認識到,在快速發展的科技面前,問題的本質、形態和我們對待問題的方式都在發生變化。未來,我們需要更多地關注如何提出新問題、如何以更智慧和負責任的方式使用技術,以及如何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保持我們的人性和價值觀。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確保在問題解決的同時,不斷推動社會向前發展。
百小應:《在信息海洋中航行:問題與答案的辯證法》
隨着互聯網的普及和人工智能的應用,我們似乎進入了一個“無所不知”的時代。任何疑問,只需輕點鼠標或語音搜索,答案便如潮水般涌來。然而,這並不意味着我們的問題會越來越少,相反,它揭示了一個更深層次的真理:知識的增長和問題意識的提升是相輔相成的。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爲我們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信息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信息的獲取變得前所未有的便捷。這種便捷性不僅極大地擴展了我們的知識視野,也使得我們能夠更加深入地探索各種領域。然而,正如莊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面對浩瀚無垠的知識海洋,我們越是深入探索,就越是意識到自己的無知。因此,隨着知識的增長,我們的問題意識也在不斷提升。其次,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應用也改變了我們提問的方式。在過去,我們往往是在遇到問題時纔會去尋找答案。而現在,我們可以主動地去探索未知領域,提出新的問題。這種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使得我們的問題意識更加敏銳和深刻。同時,互聯網和人工智能也爲我們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方法來分析和解決問題,這使得我們能夠更加深入地挖掘問題的本質。再者,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應用也促進了跨學科的學習和研究。在這個時代,知識的邊界變得越來越模糊,不同領域的知識和方法相互交融,產生出新的問題和研究領域。這種跨學科的交流與合作,不僅豐富了我們的知識體系,也激發了我們的創新思維和批判性思考能力。最後,我們必須認識到,問題的提出和解決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提出新問題,然後通過思考和探索來尋找答案。這個過程永無止境,因爲知識的海洋是無邊無際的。因此,我們不能因爲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應用而滿足於現狀,停止提問和探索。相反,我們應該以更加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去面對這個充滿無限可能的世界。綜上所述,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應用並不會使我們的問題越來越少,反而會使我們的問題意識更加敏銳和深刻。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應該保持對知識的渴望和對問題的敏感,不斷地學習和探索,以實現個人的成長和社會的進步。
360智腦:《智匯時代:問與答的交響曲》
【思路】:
一、提出觀點:首先承認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確實使我們獲取答案的速度加快,但並不意味着我們的問題會減少。
二、展開論述:
1. 分析原因:解釋爲什麼我們在擁有更多答案的同時,問題並沒有減少,比如人類的好奇心是無止境的,技術進步帶來新的未知領域等。
2. 討論影響:討論這種現象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包括思維方式的變化、知識的更新等。
3. 探討未來:思考在這樣的趨勢下,我們應如何應對,如何保持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
三、深入思考:
1. 人工智能的侷限性:指出人工智能目前無法替代人類的創造性思維和情感認知,從而說明人類提問的能力不會被取代。
2. 教育的啓示:從教育的角度出發,建議如何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和獨立思考習慣。
四、得出結論:
1. 強調持續探索的重要性:即使有了便捷的答案獲取途徑,我們仍然需要不斷地提出問題,這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之一。
2. 呼籲行動:鼓勵大家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時,不忘珍視和培養自己提問的能力。
【正文】:
當互聯網的經緯編織起全球的信息網絡,當人工智能的算法爲我們揭開一個又一個謎團,我們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得到問題的答案。然而,這是否意味着我們的問題會越來越少呢?在我看來,答案並非如此。
儘管我們正處於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每一臺智能設備幾乎都可以在瞬間爲我們提供所需的答案,但這並沒有阻止我們繼續提出新的問題。究其原因,是人類對未知世界永不止步的好奇心以及對更深層理解的渴望。每一個答案的背後,往往是更多未解之謎的誕生。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知識的邊界是有限的,但無知的邊界卻是無限的。”
其實,互聯網和人工智能不僅爲我們提供了答案,更重要的是爲我們打開了探索未知的新大門。它們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模式乃至思維方式,促使我們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以適應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
面對這樣的現狀,我們不僅要思考如何高效地獲取答案,更要注重培養自己提出問題的能力。因爲只有提出問題,才能激發我們去探索、去創新。我們需要警惕過度依賴技術導致的思維懶惰,要鍛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保持對世界的敏感和好奇。
此外,教育應當在這個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我們應該鼓勵孩子提問,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讓他們明白答案只是過程的一部分,而非終點。教育應當教會他們如何處理信息、如何獨立思考、如何創新解決問題。
總之,在這個答案觸手可及的時代,我們不應該停止提問。相反,我們應該利用這些工具,去探索更廣闊的天地,去攀登知識的高峰。讓我們與人工智能共同奏響一曲問與答的交響曲,攜手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可以看到GPT-4o與kimi給出的作文題目更加直白,似乎缺少了一些文采,不知道考場閱卷的老師們是否喜歡這樣平鋪直敘的題目。其餘的大模型在題目方面就要更勝一籌,兼有文采與觀點。
而在內容方面,大模型們更習慣於分點作答,這樣雖然更具有條理性,但我們都知道作文,特別是新課標I卷這樣的議論文更是對考生思維與視角的考察,除了邏輯的條理性,對問題獨特的見解、看待世界的角度纔是劃分作文分數的重要指標,在這方面大模型們就顯得呆板與僵硬了。
以上就是目前的主流大模型們對剛結束的高考作文的答卷了,不知道它們的答案是否符合你心中的最佳作文標準呢?
高考仍在進行,本站科技也祝每一位考生考的都會,蒙的都對!
本文系本站科技報道,更多新聞資訊和深度解析,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