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歲工程院院士對話重慶中學生
10月25日,2024年重慶市科協年會專項活動——院士專家與中學生對話在重慶市第八中學校渝北校區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南電子電信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陳鯨,重慶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劉作華,西南大學蠶桑紡織與生物質科學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代方銀三位院士專家,與千名重慶中學生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科學對話。
今年84歲的陳鯨院士是安徽懷寧人。
作爲我國通信與信息系統專家,他主持研製了中國首套衛星頻譜監測管理成套設備、中國首套空間監視系統,聯合主持設計研製完成的中國首套衛星遙感數據信號接收處理系統,爲我國通信技術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其實我大學學習的是廣播電視相關專業,跟現在乾的,不是一回事兒。”剛一開場,陳鯨院士就分享了自己“跨界”的經歷。
“在那個年代,許多人心裡想的就是‘祖國需要什麼你就做什麼’,而不是‘你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國家的需要就是我的責任。”陳鯨院士說,爲此,他毫不猶豫地踏上了“跨界”之路。
在他看來,作爲科研工作者,具備求真、求實、求新、求精的科學精神氣質至關重要,要做好科學研究,沒有這些精神氣質不行。
“我所從事的科研工作,概括起來就是三件事:仿生、仿照、仿真。”劉作華分享道。
多年來,他帶領團隊致力於解決複雜的化工行業難題,比如提出增強流體擾動的隨機性仿生剛柔組合槳混沌強化方法,研製出仿生剛柔組合攪拌槳,應用於機械攪拌中,能實現高效節能混合,讓功耗降低30%。
這看起來“高精尖”的研究,其實源於生活中的觀察和發現。
“有一天我去給學生上課,課間休息時,看到有兩隻天鵝在湖面上悠閒地遊弋。”劉作華說,正是眼前這波光粼粼的湖面效果,讓他找到了對攪拌漿進行徹底改造的靈感和方法。
代方銀在分享中表示,種子是農業的“芯片”,一粒種子往往可以改變一個世界。打好種業翻身仗,突破“卡脖子”技術,才能真正實現產業振興。
爲此,代方銀所在的西南大學團隊,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向仲懷帶領下,數十年來致力於家蠶遺傳資源研究,到本世紀初,建成世界最大家蠶基因庫,目前活體保存家蠶資源品系超1200份。以基因庫強勁支撐家蠶基礎前沿(基因組)和育種應用研究源頭創新,讓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研究領先世界。
他說,“如今我已經55歲,依然要重新出發,因爲對科學夢想的追逐,與年齡無關。”(新重慶-重慶日報首席記者 張亦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