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麥暴雷,一個時代結束了!

阿斯麥崩了。

發佈三季度業績後,阿斯麥股價迅速跳水,大跌16.26%,市值蒸發5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000億;次日,阿斯麥再跌6.42%,市值蒸發1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00億。

也就是說,短短兩天時間,全球光刻機巨頭就蒸發了5000多億元,創近26年來最大跌幅!

這到底是一份怎樣的業績?

根據財報顯示,阿斯麥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90億歐元,同比下降6.5%;淨利潤48.78億歐元,同比下降15.76%。單看三季度,阿斯麥營業收入74.7億歐元,淨利潤20.77億歐元,毛利率和淨利潤率分別爲50.8%和28%。

注意,單純看三季度經營業績,阿斯麥並不算糟!

問題出在訂單上。

今年第三季度,阿斯麥的訂單額僅爲26.3億歐元,僅爲市場預期的一半左右。這意味着什麼?意味着雖然當下的業績不會受影響,但是從明年開始,訂單下滑帶來的影響就會顯現。

根據阿斯麥的透露,預計到2025年,公司淨銷售額爲300億元-350億歐元之間,低於市場預期;毛利率將在51%-53%之間,同樣低於市場預期。

注意,阿斯麥的經營業績,將攪動全球芯片市場的神經。

作爲歐洲最大的科技公司,同時也是全球最大光刻機制造商,阿斯麥的客戶涵蓋臺積電、英特爾、三星、美光以及SK海力士等等。也就是說,阿斯麥的光刻機銷量,往往被視爲全球芯片行業投資和景氣度的風向標。

因此,阿斯麥訂單的下滑,可以有兩個解釋:一個是全球芯片市場景氣度下滑,一個是中國大陸不買阿斯麥的光刻機了。

關於前者,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發布報告稱,2024年全球半導體制造設備總銷售額將達到1090億美元,同比增長3.4%,預計2025年將達到1280億美元,同比增長約17%。也就是說,Ai技術的迅猛發展,半導體行業仍在快速發展。

那麼,可能就是中國大陸不買阿斯麥的光刻機了。

2023年,阿斯麥來自中國內地的收入是72.52億歐元,同比增長148.69%,佔比是26.3%。今年上半年,阿斯麥對中國的銷售佔比進一步提升至49%,即一半的收入由中國大陸貢獻。但是,根據阿斯麥官方的說法,2025年這個數字將降至20%左右。

顯然,來自中國的訂單大幅減少了。當然,這裡面既有我們主動的,也有是被動的。在美國蠻狠無禮的打壓下,我們別無選擇的走上了“國產替代”、“自立更生”的道路。

2018年,中芯國際與阿斯麥簽訂了11臺極紫外光刻機的合同,後來發生了衆所周知的事情,美國對咱們掀起了“芯片戰”。但是,中芯國際擴產的計劃並沒有因此改變,其中一個重要考慮是,希望通過轉向成熟製程的加大投入,以數量拼製程,搶佔市場。

這背後,伴隨的是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的提速!

就拿華爲研發的麒麟9000s來說,採用了先進的7納米生產工藝,標誌着中國芯片產業迎來了重大突破,屬於是半導體設備國產化迎來里程碑事件。

再來看一些上市公司的業績。

今年前三季度,北方華創預計營業收入188.3億元-216.8億元,同比增長29%-48.6%,預計淨利潤41.3億元-47.5億元,同比增長43.2%-64.7%;韋爾股份預計淨利潤2.7億元-3億元,同比增長744%-837.8%。另外,芯聯集成、晶合集成、鼎龍股份等公司,業績也都齊刷刷大漲。

再給大家說兩個數字。

今年二季度,全球半導體設備出貨金額同比增速是4%,但是,中國大陸同比增速是62%,遠遠超過了全球平均增速。

2000年,美國和日本主導了全球半導體產能,當時中國大陸的產能僅佔2%;到2010年,中國大陸產能提升至9%;到2020年,進一步提升至17%;預計到2026年,將進一步提升至26%。

誠然,我們在先進產能上還有很多不足,但是,在“卡脖子”的背景下,半導體國產替代在不斷提速。所以,儘管說阿斯麥訂單大幅減少,有中國大陸企業提前備貨的因素,但是,正如7納米的麒麟9000S芯片,本土企業正在不斷打破技術封鎖,國產替代迎來加速度。

一句話,一個時代結束了,新的時代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