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玩好習慣》追尋快樂比追尋幸福更實際有效

我們一輩子要追尋的是幸福還是快樂?

從《愛玩好習慣》這本書的觀點來看,它挑戰了傳統積極心理學的認知,提出追尋快樂可能比追尋幸福更爲實際和有效。

快樂是一種行動方向,我們可以隨時掌控,隨時激活當下的技能。同時,快樂是提升幸福感的直接神經路徑。

在現在的時代,想要讓一個人評價自己的一生是否幸福,這有些困難,但讓一個人評價自己此刻是否快樂,這就容易實現了。

幸福的人生往往包含了許多快樂的瞬間,而快樂的人生也可能導致整體的幸福感。

科學研究顯示,幽默和智慧相輔相成的關係。有能力搞笑的人大多具有超乎常人的認知能力,愛因斯坦就是特別好的證明。

在這本書中,提到了如何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如何通過各種積極體驗豐富自我,讓快樂成爲一種習慣。

作者麥克·拉克提出了玩耍模式的概念,即藉助橫軸、縱軸,將困難程度和快樂程度兩個指標分成4種日常活動模式。

1.開心活動。雖然開心活動常被認爲沒有什麼用,比如聊天、玩鬧、培養個人愛好,但科學證明事實恰恰相反。因爲,即使是短暫的幸福,也可以帶來巨大的人生滿足。

2.積極活動。有意義的快樂時光無法隨時隨地進行,但只要我們願意接受挑戰、克服困難,付出艱辛、增長見識、領略自然魅力、或着深入人際交往,這些積極活動就能讓我們走出舒適區,體驗超出預期的生命感受。

3.痛苦活動。每個人覺得痛苦的活動不太一樣,但大多數都需要面對無趣的工作、討厭的任務,這些活動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但我們可以想出很多辦法去避免或減少痛苦活動。比如把日常家務交給專業人士,離開無聊的會議,找孩子分擔家務勞動,關掉“全天候”的新聞等。

4.消極活動。消極的活動或許可以讓我們安靜下來,但卻不會帶給我們任何有用的價值,比如看電視、刷短視頻、參加迫於無奈的應酬等。

書中“快樂名人堂”的故事,讓我們可以更好的理解,如何養成“愛玩”的習慣,讓生活中充滿意外和驚喜,讓生活變得精彩。

當然,快樂並非人生的全部,我們要允許悲傷情緒的存在,正視自己的負面情緒和想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認識和感激生活美好的饋贈。

將自己的快樂與悲傷的經歷寫成故事,這有助於更好地認識和感激生活中的美好與挑戰。

通過追加過往回憶,可以更加珍惜當下的生活並學會從中汲取力量。

同時,可以提前計劃,也可臨時起意,增加生活中的選擇和多樣性,從而豐富自己的快樂體驗。

快樂是生活的常態,幸福是心靈的綻放,當我們養成愛玩的好習慣,幸福離我們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