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應用爲中長期競爭力關鍵 中華信評:銀行業今年獲利持穩
中華信評首席分析師範維華預估,臺灣銀行業今年淨利息收益率與手續費收入均將回升,且因中央銀行升息幅度不大,仍可帶來穩定的獲利能力。圖/本報資料照片
2024年臺灣銀行業有利及風險因素
臺灣銀行業今年可望因經濟成長前景較佳,及企業融資需求恢復,提高放款成長動能,中華信評首席分析師範維華預估,成長率可達6.5%,淨利息收益率與手續費收入均將回升,且因中央銀行升息幅度不大,仍可帶來穩定的獲利能力,中長期則須觀察AI應用面更廣泛,可能影響銀行產品策略與競爭地位,數位化更是提升競爭力的關鍵。
中華信評指出,臺灣利率結構仍有利銀行業維持淨利息收益率,及手續費收入因理財業務升溫而回升。但去年換匯交易(SWAP)利得基期較高,今年可能下滑,且政府紓困貸款專案到期影響,可能導致認列的不良資產略增加,授信成本稍提高,整體而言,今年獲利能力持平,稅前平均資產報酬率約0.7%。
中華信評首席分析師範維華說明,銀行業今年資產品質應可維持穩定,主因是國內經濟穩定,海外分行或子行過去幾年新南向放款比例較高,預期今年海外業務擴張還是會審慎。
銀行業潛在風險和影響因素方面,範維華認爲,技術創新與人工智慧應用可能導致客戶行爲發生變化,可能影響銀行的產品策略與競爭地位,目前AI運用逐漸廣泛,包括Fintech技術、純網銀和傳統銀行的數位銀行應用愈來愈新穎,可能會讓客戶與銀行的往來、互動模式發生變化。中長期若銀行在IT或金融科技領域可提供先進的服務,就可提升市佔率或市場競爭力,「對整體帶來結構性創新變化是好事」。
至於全球經濟波動帶來的潛在風險,可能影響銀行資產品質與授信成本,及ESG(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採用,加上氣候風險曝險程度的資訊揭露,可能對銀行業務經營與營運費用產生長期影響;另不動產市場修正的潛在風險,也可能影響銀行資產品質與授信成本,預期銀行可承受的房價波動約20~30%下修範圍,但這情境發生機率低。
範維華強調,不動產市場今年因主管機關防控措施影響,加上有新青安貸款的推動,及通膨使建材和人工費用上漲,房價仍可能會因此微幅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