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跨國公司看中國|專訪羅克韋爾自動化石安:新需求拉動供給成爲破局之道,擁抱中國市場更廣闊機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吳斌 上海報道
金秋時節,形如“四葉草”的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萬商雲集,四海賓朋共赴“進博之約”。
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企業展繼續保持36萬多平方米的超大規模,共有129個國家和地區的3496家展商參加,國別(地區)數和企業數都超過上屆;參展的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達297家,創歷史新高。
羅克韋爾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總裁石安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作爲構建中國新發展格局、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臺,進博會已成爲“鏈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窗口。羅克韋爾自動化自2021年起受邀參加進博會,每一次參展都深刻感受到進博會帶來的卓越價值和溢出效應。
中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目錄中全部666個工業細分門類的國家,實現了對產業鏈的全覆蓋,在石安看來,這也讓中國在圍繞“雙碳”目標推進產業可持續發展和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具備獨有的優勢和機遇。對於企業來說,綠色可持續發展不僅是貫通產業鏈上下游的重要切入點,也是品牌升維的重要標準之一。
挑戰方面,石安表示,當前中國產業發展所面臨的挑戰已從產能或生產力的不足,轉變爲如何實現供需之間的新平衡。如何通過新需求拉動供給將成爲企業破局之道。新需求必須透過創新而來,這需要通過跨界融合的能力,將不同的知識和技術相互連接。
展望未來,石安仍充滿信心,中國深化對外開放,持續擴大對外開放的良好營商環境,以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爲跨國企業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市場機遇。羅克韋爾自動化將持續深耕中國市場,深化本土合作,把握行業趨勢,提前進行佈局,爲中國市場創造更大的價值。
《21世紀》:2024年是羅克韋爾自動化第四次參加進博會,這幾年你感受到了哪些變化?出現了哪些新氣象?
石安:作爲構建中國新發展格局、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臺,進博會已成爲“鏈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窗口。羅克韋爾自動化自2021年起受邀參加進博會,每一次參展都深刻感受到進博會帶來的卓越價值和溢出效應,同時進博會也見證了羅克韋爾自動化作爲生產性服務業鏈主的發展步伐,這些都進一步堅定了羅克韋爾自動化再赴進博之約的決心。
藉助進博會這一重要窗口,羅克韋爾自動化得以展示自身在創新科技、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成果,並進一步深化跨界生態建設。在第五屆和第六屆進博會上,羅克韋爾自動化分別舉辦智能運維Rockii聯盟發佈會、漕河涇·羅克韋爾自動化淨零智造聯創中心授牌儀式等主題活動。如今,越來越多志同道合的夥伴加入羅克韋爾自動化發起的大生態圈,共創、共享新機遇,推動中國製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
今年進博會,羅克韋爾自動化從數智創新、淨零價值和跨界生態三大引擎出發,將工業自動化與人工智能(AI)等技術深度融合,爲產業數智化升級賦能,並透過氣候燈塔、淨零供應鏈、綠色智慧園區、環境治理等領域的最新實踐帶動生態夥伴積極探索淨零之路,同時通過智能運維Rockii聯盟、漕河涇·羅克韋爾自動化淨零智造聯創中心等跨界生態的構建與發展,持續爲生態圈合作伙伴的跨界升維注入動力,解決產業問題及社會問題,賦能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
《21世紀》:隨着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中等速度增長,企業有哪些新挑戰和新機遇?
石安:當前,中國產業發展所面臨的挑戰已從產能或生產力的不足,轉變爲如何實現供需之間的新平衡。如何通過新需求拉動供給將成爲企業破局之道。新需求必須透過創新而來,這需要通過跨界融合的能力,將不同的知識和技術相互連接。
羅克韋爾自動化將自身定義爲生產性服務業鏈主,源於對第二產業的全面覆蓋,並通過數字化技術向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跨界延伸,構建起了全產業鏈的視角。通過多年的實踐,羅克韋爾自動化積累了豐富的跨行業經驗,通過聯動不同領域的客戶打造“跨界升維”,從而真正提高創造需求的能力,開闢並拓展新的藍海市場。
《21世紀》:各行各業都在擁抱人工智能時代,未來可能會有哪些顛覆性變化?中國智能製造市場前景如何?
石安:在羅克韋爾自動化發佈的第九版年度《智能製造現狀報告》中,AI成爲製造商達成業務成果的首選:83%的製造商計劃在2024年的運營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95%的製造商正在使用或評估智能製造技術。而工業自動化領域擁抱AI的時間非常早,幾十年前就已經在用人工智能的神經元模型解決工業領域的製造難題。
中國擁有強大的工業基因,在政策支持、技術創新、產業鏈日益完善等因素的驅動下,中國數智化轉型與產業升級前景廣闊。在此過程中,羅克韋爾自動化深耕工業自動化技術和 AI、數字孿生等技術的創新融合,爲數字化、柔性化的生產運營賦能,助力多行業打造智能工廠,並在此過程中以節流觸發開源,以開源促進產業變革,賦能更多製造業夥伴開拓廣闊的全球藍海商機。
《21世紀》:中國正在推動實現“雙碳”目標,背後有哪些機遇?羅克韋爾自動化如何將自身戰略與中國“雙碳”目標結合起來?
石安:中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目錄中全部666個工業細分門類的國家,實現了對產業鏈的全覆蓋,這也讓中國在圍繞“雙碳”目標推進產業可持續發展和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具備獨有的優勢和機遇。對於企業來說,綠色可持續發展不僅是貫通產業鏈上下游的重要切入點,也是品牌升維的重要標準之一。
目前,羅克韋爾自動化將淨零價值看作解決產業及社會問題的重要引擎之一。通過氣候燈塔行動、漕河涇·羅克韋爾自動化淨零智造聯創中心及Rockii ESG聯盟等跨界生態構建,羅克韋爾自動化帶動生態夥伴積極探索淨零之路,並通過推出智慧能管系統、淨零諮詢服務等一系列創新解決方案和深化戰略合作,持續推動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
《21世紀》:可持續發展理念說易行難,怎樣落到實處?有哪些可以大規模推廣的案例?
石安:可持續發展不僅僅是低碳,綠色可持續發展要嫁接在產業可持續發展之上。羅克韋爾自動化在氣候燈塔、淨零供應鏈、綠色智慧園區、環境治理等領域已積累了諸多實踐與經驗。
羅克韋爾自動化與上海漕河涇開發區合作打造漕河涇·羅克韋爾自動化淨零智造聯創中心,匯聚科創技術,在實現產業規模化和商業規模化的基礎上,將可持續發展和綠色化植入科創的階段,並在此過程中匯聚跨界資源形成合力,促進經濟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今年4月,羅克韋爾自動化與上海氣候周共同發起“氣候燈塔”項目,打造“氣候燈塔”先進用例體系,以上海出發輻射全世界,透過ESG與淨零供應鏈,打通整個產業鏈,通過節流的量變觸發開源的質變,從開源的量變實現顛覆產業的質變,最終帶來潛在商業模式顛覆的可能性。
在綠色智慧園區方面,羅克韋爾自動化匯聚跨界資源,通過智慧能管系統、淨零諮詢服務等解決方案,助力園區和企業建立淨零供應鏈路徑,聯合創新,實現綠色零碳和數智轉型。
在環境治理方面,羅克韋爾自動化創新解決方案積極助力各行各業節能降本,例如其在自來水處理、污水處理及再生等環節的廣泛應用,預計可爲中國2億人的生活用水帶來積極影響。
目前,羅克韋爾自動化的碳中和解決方案已覆蓋中國90%的高碳排放行業。其中,95%以上的中國油氣化工頭部企業、95%以上的中國礦山與冶金頭部企業以及超過80%中國地鐵運營商。
《21世紀》:全球供應鏈正在重塑,這給企業帶來了不小挑戰,羅克韋爾自動化如何調整應對新環境?如何建立更有韌性的供應鏈?
石安:當前,全球供應鏈重塑下,整個業態也在持續演變,製造業企業應更加註重柔性生產與柔性管理的深度融合。不僅在需求端依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科學技術洞悉消費者深度需求,也要在供給端通過柔性製造實現自身智能化、個性化及定製化升級,以快速響應市場需求並盤活已有資產,進而實現供需兩端融合對接,打通與消費者間的壁壘。柔性化升級將有效推動企業從傳統“以產定銷”“同質化”的大規模生產製造模式向“需求驅動”“多品相、敏捷”的定製化生產新模式轉型,並帶動產業鏈的柔性化發展,最終以全產業模式的顛覆性創新開拓藍海新機遇。
《21世紀》:近年來中國持續深化對外開放,這給外資企業帶來了哪些機遇?
石安:中國深化對外開放,持續擴大對外開放的良好營商環境,以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爲跨國企業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市場機遇。
在高度開放的營商環境下,中國企業的數字化發展進程已走在世界前列,這一進程不僅開闢了廣闊的市場空間,還孕育着無限機遇。羅克韋爾自動化依託創新的數智化技術,以及行業領先的智能製造諮詢服務、端到端的全生命週期數字化解決方案,賦能中國加速數字化轉型,目前已成功助力快速消費品、生命科學、汽車製造、化工、礦山冶金等多個行業領域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不僅引領製造業向數智化時代邁進,更致力於推動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與綠色可持續發展。
通過不斷深化本土化合作,聚焦跨界創新與融合,羅克韋爾自動化始終致力於匯聚跨界資源形成合力,不僅助力中國製造業邁向更高質量的發展軌道,更攜手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和綠色可持續發展,持續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賦能中國企業全球化發展。
《21世紀》:中國市場競爭激烈,如何能夠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如何看待競爭和合作之間的關係?
石安:作爲生產性服務業鏈主,羅克韋爾自動化具備核心技術、卓越運營和跨界生態三大優勢,堅持做別人做不了的事,做別人不能拒絕的事,並儘可能地將這些事進行系統性複製,助力產業合作伙伴實現藍海開拓、產業鏈延展、品牌升維、客羣升維,通過節流的量變實現開源的質變,顛覆潛在商業模式在各個行業規模化的可能性。
《21世紀》:展望未來,你對中國業務有哪些期待?有哪些新的計劃?
石安:三十餘載在華髮展,羅克韋爾自動化感受到中國市場的蓬勃活力與巨大潛力,並依託在工業自動化、信息化和數字化轉型領域的百年積澱和創新發展,持續得到越來越多國內外夥伴的認可。展望未來,羅克韋爾自動化將繼續發揮生產性服務業鏈主的引領作用,以數智創新、淨零價值、跨界生態三大引擎鏈動和匯聚志同道合的夥伴,持續深耕中國市場,深化本土合作,把握行業趨勢,提前進行佈局,爲中國市場創造更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