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班有鮮乳缺配套 美意變了調
近日屏東縣某議員在總質詢抱怨,「班班有鮮乳」政策上路,然而她從念國小兒子的書包裡竟發現鮮乳變成七瓶保久乳,令其傻眼。
班班有鮮乳政策立意良善,但各界批評政策聲浪卻如泉涌,主因是配套措施不足。對此,農業部長陳駿季昨日表示,「不會勉強」學校一定得參與班班有鮮乳政策,如果學校「沒有意願訂購」,將不再配送,但「補助費需繳回」。此話一出,令外界瞠目結舌。
首先,第一線的教育人員聽農業部長說出「補助費需繳回」,大驚失色,難以置信。試問,誰敢把政府的鮮奶補助費繳回去?這不是代表學校偷懶?學校準備被家長痛罵?家長鐵定責怪學校想推卸工作,害小孩沒有「免費鮮奶」可以喝。
其次,班班有鮮乳,沒有人會責怪,因爲可以補足學生的營養。外界批判的,是政策推出太草率,缺乏完整的政策配套,才讓學校在落實政策時亂成一團。
看看日本如何落實學童喝鮮奶政策:日本是替學校、乳品廠建置鮮奶冷鏈系統,研議配套措施,聽基層聲音。因此日本的鮮乳政策能落實,造福學子,家長讚譽。
反觀臺灣,鮮奶冷鏈不完善,有些學校甚至沒有冰箱等暫儲設備,只能採購保久乳。議員抱怨屏東縣國中小約六十五%發保久乳,鮮奶僅卅五%,變成「班班有保久乳」,需改善這問題,對症下藥。
其三,班班有鮮乳,要提防「學生拉肚子」。有些學生喝鮮乳不會腹瀉,有些學生快速喝下鮮乳,可能會「狂噴」!這種窘境,會傷到學生的自尊心,也是一種「反教育」。
教育現場的無奈,就是老師發下鮮乳後,細菌的生長速度,會因溫度上升而加快!老師通常會要求學生在「離開冷藏的卅分鐘內」喝完鮮乳,因爲擔心鮮奶滋生細菌,造成學生拉肚子!這反而造成學生的心理壓力與反彈。
其四,老師可以做機會教育。例如,告知喝牛奶會產生腹瀉的學生,可能是因爲身體內缺乏乳糖酵素,無法分解牛奶中的乳糖。若有學生是缺乏乳糖酵素,學校便可把保久乳當成替代方案。
班班有鮮乳是政策美意,如缺乏配套措施,教師也沒注意到學生「個別差異」,反而會讓教育現場亂成一團,美意變了調。